墻體上寫著“危險”二字。信息時報記者 徐敏 攝
同福西路159號與161號,是一棟連體3層騎樓的前后座,當時的房契規定,兩號房子共用一條樓梯。然而2013年,一名自稱購買了159號樓房的區先生卻稱樓梯系其私有,準備將樓梯拆除,這將令居民們失去唯一的出入方式。無奈之下,居民們只得將區先生告上法庭。誰知法院尚未判決,區先生已著手拆除樓梯。目前,城管已經制止了區先生的行為。
房契公用
2013年卻突然姓了私
昨日上午11時許,記者來到了海珠區同福西路159號與161號看到,兩戶房屋為前后座,居民們出入都必須通過唯一的樓梯進出。而這唯一的樓梯,已被人拆除了不少。居民們只得暫時用木板對樓進行加固,勉強出入。“1月10日,一個姓區的人強行過來拆除的。”街坊張先生氣憤地說。
張先生說,自己是161號業主,1952年通過房契的方式將房子買下。“前面159號則被另一個業主買下,我們兩家共用這個空間。”張先生說,兩戶人都只能通過樓道內的一條樓梯出入,而且房契明確標明,樓梯系兩家共有。“這么多年來一直都是這么住,從沒出過問題。”
然而,2013年,區先生的女兒區女士將159號買下后準備建成商鋪。“當時他們就說要把樓梯拆掉,這樣才好裝修。”張先生說,如果樓梯被拆除,他們根本沒法下樓。“而且房產證上也沒有明確說樓梯是歸屬哪家,他們就直接宣稱樓梯是他們的。”
判決未下
對方強行拆樓梯
據悉,該騎樓高三層,后座161號主要用于出租,目前有10余名租客在此居住,樓梯的拆除將會令他們無法出入,“對方要求我們花160萬把樓梯全部買下來,不然還是要拆。”街坊廖先生說,眼見交涉無效,他們將對方告上了法庭。“開了一次庭,但結果還沒下來。”
然而今年1月2日,區先生等人卻直接叫來了施工隊著手拆除樓梯。“我們叫來城管才把他們攔下,但樓梯還是被打壞了不少。”廖先生說,1月10日,趁著休息日對方又來拆了一次。“好在城管同志比較負責,及時制止了。”
在張先生提供的房產證上記者看到,房產證并未對樓梯歸屬進行明確標注。“對方也沒有,但是房契有。可是對方說他們不知道,然后就自行認定為樓梯是他們私有。”
而南華街城管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159號的工程并未向他們進行報建。“因此我們依規對其進行叫停,責令其補充資料。”該負責人說,目前是否涉嫌違建仍有待調查,“具體歸屬還要以法院判決為準。”
在159號二樓記者看到了區先生張貼的單張,稱此處正在進行施工,勒令樓內居民不得進出,否則后果自負。隨后,記者多次嘗試撥打區先生的電話,但始終無人接聽。(記者 余詩林 黃駱)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