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修佳明
“萬萬沒想到,公園里竟然藏著一片墓地。”游客趙陽(化名)說,他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到太平郊野公園游玩,八歲的小女兒無意間走入一片密林,看到里面立著連成片的墳墓和墓碑,“孩子被嚇得夠嗆!
位于昌平區東小口鎮單村東側的太平郊野公園,毗鄰天通苑等大型社區,還具有防災避險等功能。記者探訪發現,在園區的中央地帶,一塊面積6畝的墓地被密林圍起,墓地上70多座墳墓,隔著一層松樹,緊鄰公園的健康步行道。三分之二以上的墳墓都有磚頭壓著紙,表明一直有人來此拜祭。觀察墳前墓碑上的時間,可知最近兩年內這片墓地不斷有新墳遷入。
這么一大片墓地怎么出現在公園內?它屬誰所有,歸誰管理,又為何沒遷走?
密林內藏70多座墳墓
太平郊野公園占地1085畝,體育園、林下休憩空間和活動廣場分布在疏林景觀之間,由健康步行道和林蔭小路相連。路邊疏林多為十米以上的楊樹和其他落葉喬木,間隔平均在5米上下。林間喜鵲多,冬日樹葉落盡,仍能聽到交織的鳥鳴。
在公園南北軸線上的一條小路西側,有一片與園中疏林反差鮮明的密植矮林。高約3米的松樹相隔不足一米,重疊的樹枝和針葉遮住林中的景象。趙陽循著女兒的喊聲,找到了這片密林東北角的入口,其實那只是兩棵松樹間一人多寬的空隙。從空隙走入,是一條曲折小徑,只許一人通過。穿過不到十米長的小徑,要拐三個險彎,直到拐過最后一彎,林中的景象才忽然呈現在眼前:幾十座墳墓在密林中擁擠、錯落地排成三行。墳前的墓碑被紅色黃色的紙花裝點,墳上用磚頭壓著紙,墳地間隨處可見燒黑的痕跡。
“一走進這個地方,我頓時感到背后有一股冷氣!壁w陽說!爱敃r嚇一大跳,誰能想到公園里還藏著墓地?根本沒有心理準備!
密林圍成的墓地在公園地圖上沒有標示,但并不難找,園林綠化員都熟知它的方位。密林東邊不足5米的地方,有一條長椅,20米之外有一處林下休憩的涼亭,連著一個面積較小的娛樂休閑廣場。穿過密林進入墓地的缺口,在東側和西南角各有一處,比東北口更窄,不易發現。從不同缺口進入墓地中被小樹叢隔開的不同區域,從東北口進入的區域,墳墓最多。
墓地為長方形,據粗略測量,面積在6畝以上,有70多座墳墓,大多是立碑的墳墓,也有石墓和無碑的墳墓。這些墳墓被四周的兩層松樹和一層灌木圍住,從密林旁散步經過的路人一般很難察覺。
祭掃不斷新墳年年立
2014年12月22日早6點半,一對中年夫妻拎著三個黑色塑料袋走進太平郊野公園里的墓地。從小路拐入,他們徑直走向一座墳墓。丈夫從旁邊的枯草地上隨手撿起一根木棍,在墳前畫了一個圈。妻子打開塑料袋,把紙錢一摞一摞地掏出來,擺在丈夫畫好的圈里,又從另一個塑料袋中拿出蘋果、饅頭、白酒等祭品,擺在墳前。丈夫先點燃少許紙錢,撒在圈外。兩個人把塑料袋墊在膝蓋下,跪在墳前磕了幾個頭。
隨后,丈夫點燃圓圈中的紙錢,妻子把白酒倒入火堆,火勢瞬間猛烈起來,二人又把祭祀用的其他食物逐一投入火堆。丈夫用木棍不斷撩撥,讓紙錢燃燒充分。燒成黑灰的紙屑隨著火焰上升,漏入密林中的風把它們吹得盤旋亂轉。
過了大概十分鐘,火勢漸滅,妻子從第三個塑料中取出兩個小花籃和一張黃紙。花籃分別擺在墳前石碑的兩端,墳墓上磚頭壓住的舊紙換成新紙,重新壓好。丈夫打滅火堆中的火星,兩人轉身離開。祭掃過程半小時,夫妻倆都沒說話。
7點半,一名綠化員帶著割草機和清理工具走進墓地。四處散落著紅白黃綠色的紙花、竹編的花籃、二鍋頭的酒瓶子和歪倒的香爐。綠化員緩慢地走在墳墓間,把祭掃垃圾逐一撿起。他說:“這里怕著火,垃圾多,需要定期搞綠化。還好過了冬至,不會再有人來掃墓了!
9點鐘,祭掃垃圾清理過半,綠化員開始用除草機整理墳墓。他的工作到中午才能結束。他告訴記者:“一年到頭,常有人掃墓。你沒看有那么多黑色的燒紙堆。有的還要上香、擺花圈,最后垃圾都亂扔!
根據墓碑上記載的亡故時間判斷,這片墓地上最早的墳墓大約立于1962年,最新的墳立于2014年4月后。太平郊野公園建于2010年,由此可見這之后的5年中,每年都有新墳墓添入。記者發現,有的墳墓前還立著無字的嶄新石碑,似乎正待刻字。無論新墳還是舊墓,墳墓前都有近期祭掃過的痕跡。
老人表示理解年輕人不接受
免費向市民開放的太平郊野公園,鄰近天通苑和太平家園等社區。據公園門口的官方簡介,旨在“為周邊及中心城區幾十萬居民提供一個生態環境良好、活動空間多樣、充滿野趣特色的,集森林休閑、健身娛樂、科普教育功能為一體的好去處!
冬日十分寒冷,園里游玩活動的市民并不少,有遛狗的大媽、打太極拳的大爺、推著嬰兒車散步的年輕夫妻和赤膊跑步的壯漢,還有幾位老大爺每天都在園里騎自行車鍛煉,掛在車上的移動音箱放著京戲。
在記者隨機采訪中,多數老年游客知道公園中有墓地,而多數中青年游客并不知曉。在海淀讀書的栗小姐也是最近才聽說。她住在天通苑,周末回家陪父母到公園跑步,路過密林時,聽父母說起公園里有一塊墓地。她說:“雖然我這么講可能挺迷信的,但是爸媽每天繞著一堆墳墓跑步健身,一說起來就覺得心里別扭!
栗小姐的父母常與園中的老人們交談,知道這片墓地是附近村里遺留下來的,對此表示理解:“人家祖祖輩輩的墳都埋在這里,也不好因為建一座公園就給人挪了。這都是有講究的!苯邮懿稍L的老人們大多對公園中的墓地并不反感。公園里聚在一起侃大山的大爺們還告訴記者:“那是單村的墳。”
一對年輕夫婦聽說公園里有墳地后,表示不能接受。丈夫指著“北京市昌平區市民素質教育基地”的牌子告訴記者:“我們就是信得過這個公園,才放心帶孩子來散步。早知道園子里有墳墓,還有人燒紙,我是不會來的。這不合法吧?”
趙陽對園中墓地有另一種擔憂:“公園里這么多樹,墓地里總燒紙,也算火災隱患吧。太不安全了。”距墓地不到200米處,正立著“注意防火”警示牌。
“想遷墳,出不起這個價錢”
乘520路公交在單村北口東站下車,就是太平郊野公園的大門。向前再坐一站就到了單村。2012年拆遷后,這里除了一座“單村菩薩廟”外,只剩廢磚殘瓦。村民已遷入天通西苑,住上了樓房,村里的墳還在原來村邊林子里沒動。那片林子早在2009年,就被劃入太平郊野公園的范圍。
被問及園中的墓地時,公園服務熱線反復重申:“我們這里沒有這種情況。”并稱此事應咨詢管理處,但拒絕提供管理處電話。
記者以遷墳為由,三次走訪公園管理處,主任辦公室均未開門。一名姚姓管理員告訴記者:“必須是村里的人才能建墳,還得問領導!绷硪幻芾韱T建議:“趁天黑時候,開個小面包進來,偷偷挖個坑得了。之前村里人都這么干的。要問我們領導,肯定不讓。”
北京殯葬管理執法隊表示:“按規定,公園里不應該有墓,也不能有祭掃活動。”市園林綠化局指出:“公園建成前就有的,情況比較復雜。但公園建成后再建新墳,肯定不可以。”
昌平園林綠化辦的易工,主管太平郊野公園,了解墓地的來龍去脈。他證實這是單村遺留的。他說:“建園時想把墳遷走,做農民的工作做不動,就把這一片的墳歸攏到一塊兒!蹦沟厮闹艿陌珮淞郑菆@方為把墳地擋起來特意種植的!肮珗@有1000多畝,其實沒有什么大的影響!碑敱粏柕2010年后新立的墳墓時,易工表示驚訝說:“應該沒有吧。不知道呀。”后來又補充:“那可能存在親戚間一個先走另一個后走、最后埋在一起的情況!
對于墓地的未來,他表示因為郊野公園屬公益性綠地,建園時沒有征地,土地仍歸村里所有,政府每年給村里每畝千元的補償。因此,墓地的問題“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想遷墳,出不起這個價錢。老百姓傳統的老墳地,也沒辦法搬到別的地方去。”
在拆遷后的單村村口,記者又發現一小塊墓地,廢墟和樹林間,8座墳墓被幾塊磚墻圍住。根據昌平園林局的計劃,這一帶將歸入東小口森林公園二期。在新的森林公園中,這些墳墓不知何去何從。 J242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