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持續高發態勢,全面提升群眾防范意識、鑒別能力,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群眾財產損失,沛縣公安局新城區派出所積極謀劃、周密部署、與時俱進、有的放矢,結合轄區電信網絡詐騙發案情況、詐騙類型、發案規律,通過“三個加強”全力做好轄區電信網絡詐騙防范工作,獲得良好效果。
一是加強拉網式宣傳。
為了讓“電信網絡詐騙”這種新興犯罪手段,像盜竊、搶劫等案件一樣,廣為群眾熟知,進而提升防范意識,新城區派出所針對目前最為常見的汽車退稅詐騙、新生兒補貼詐騙、冒充公檢法詐騙、中獎詐騙、冒充親友詐騙、淘寶退款詐騙、“手機實名認證”木馬信息詐騙、發放助學金詐騙等48種詐騙手段,充分運用電子、網絡、新聞媒體等多種宣傳媒介,綜合運用通俗語言、網絡流行語、幽默漫畫等表達方式,將多種宣傳形式與典型案例、防騙方法緊密地嫁接在一起,使群眾一聽就懂、一看就明,有效保障了防范宣傳知曉率。
二是加強針對性宣傳。
針對受害群體的文化程度低、占便宜心理強、辨別能力差等特征,新城區派出所明確了以老年人、農民工、家庭婦女為重點的宣傳對象,采取錯時宣傳、站高峰宣傳、民警走訪等方式,深入社區、工地、車站、醫院、廣場、公園等人流密集處張貼防范電信詐騙宣傳海報、標語,在銀行柜臺、ATM機等位置張貼溫馨提示標識,確保將防范電信詐騙宣傳工作覆蓋到方方面面。同時,通過入戶走訪、警民懇談等形式,前往轄區沿街商鋪、銀行學校等區域將近期電信詐騙案件典型特點和作案方式告知群眾,定點定位普及防范電信詐騙知識,提高防騙受眾度。截至目前,先后舉辦反詐騙座談3次,累計懸掛橫幅28條,張貼防范提示1000余張。
三是加強全民化宣傳。
要想在短期內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僅靠公安機關是遠遠不夠,新城區派出所緊盯社會資源,號召各界力量,共同參與,接力式全民化宣傳,共同打造平安和諧社區。一是單位接力。該所召集物業、場所行業開會,動員大家在盈利的同時不忘為社會治安做貢獻。二是學生接力。組織民警深入校園,開展“小手牽大手”活動,通過發放宣傳單,讓學生”指導”家長開展電信詐騙防范宣傳,提升學生家長的防范意識。三是志愿者接力。組織轄區150名平安志愿者,走向街頭,深入社區,發放電信詐騙宣傳資料1萬余份,接受群眾咨詢300 余人次,極大的提高了群眾“免疫力”。(本報記者 王衛東)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