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的城市發展可謂今非昔比。改革開放前,它只是中國海岸線南端一個不起眼的小漁村。當時香港一檔電視節目出了個謎語:內地有這樣一個地方,只有一個紅綠燈,一個警察,一條馬路。請問這是哪里?答案便是珠海。
2009年至2014年,珠海的常住人口只有8%的增長。與此同時,汽車的保有量卻增加了75%。2015年5月,珠海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42.2萬輛。這一數字和北京、上海等地動輒幾百萬的機動車保有量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但是珠海的交通有它自己的難題。
由于城市發展歷史原因,珠海貫穿東西區的交通主干道屈指可數。以珠海大道為例,早高峰時,車流從西區出發到東區,到了晚高峰,又從東區回到西區,如同潮汐一般有規律。
珠海大道呈西寬東窄的漏斗狀。早高峰時,車輛自西往東得經歷不斷收窄、并道、等待的痛苦過程。這不但令司機們頭痛,也讓堵在路上的上班族們倍感焦慮。在個別路口,車輛不等4到5個紅燈根本過不去,被市民戲稱為“紅燈區”。
每一個紅綠燈的設置和調整背后反映的是整個交通規劃的思路。珠海市交通運輸局信息中心主任繆前明說:“城市交通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小到每個路口的紅綠燈,大到鐵路、航道和公路的銜接,每一個因素都不是孤立的。”
不僅如此,地處珠江口與南海交匯處的珠海依山臨海、河道交錯、地形復雜,交通出行方式豐富多樣。因此珠海也需要有效整合飛機、船舶、汽車、自行車等多樣化的交通方式,確保客流和車流的暢通,并保護環境、降低能耗。
2014年,西門子和廣東省珠海市簽署協議,提供交通管理系統(TMS)交鑰匙項目。2015年9月,西門子為珠海打造的交通信息綜合服務平臺正式通過驗收。
這是目前中國城市中首個將綠色交通理念與交通管理有機結合的綜合平臺,西門子為緩解城市擁堵開出了一劑數字化良方。
繆前明表示,“我們希望建立一個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可以將多種交通運輸模式及其數據集成到一起,對人流、車流、物流的運行情況實時監測,通過大數據分析,為交通政策制定提供決策量化依據和標準,也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我們的長遠目標是將珠海打造成國際宜居城市和旅游城市的目標。”
數字交通“處方”
交通數據龐雜而多樣。分布在珠海大街小巷的攝像頭、探測器、車載GPS、甚至公交車的刷卡器等設備無時不刻都在產生各種反映車速、路況、乘客數量的交通數據。
參與這個項目的西門子交通集團智能交通部產品與應用部經理邵國彬介紹,在獲取足夠的數據之后,通過建立模型加以分析和篩選,才能把看起來不相關的數據整合起來,產生價值。
所以,打開大數據這個金庫的鑰匙就在于將海量數據從“量變”上升到“智變”,從中獲得有價值的洞見,建立起數據的價值鏈。
針對珠海交通的現狀和挑戰,西門子借鑒了國際交通發展標桿城市的經驗,為其度身定制了一套綠色交通指標體系。該體系依托多源交通數據信息的支持,利用動態交通數據資源,分析交通運行狀態,指導交通發展方向,能夠為決策者提供可監測、可報告和可核查的依據。
西門子同時將該指標體系整合應用于珠海交通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平臺網站自2015年4月推出后,訪問量達到幾千萬,平臺手機APP下載量也突破十萬。
對于普通市民而言,網站和APP上匯集了各種交通服務信息,可以隨時隨地查詢市內出行路線、實時路況信息,以及自行車,公交,汽車自駕,加油站,維修站點等等。未來,平臺還將實現定制信息、網上支付等更加便民的服務。
“考慮到珠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樣化的出行方式,平臺也整合了火車、大巴、輪船等各種交通工具,可以為市民提供權威準確的一站式交通信息查詢服務。” 珠海交通管理系統項目經理范呈祥表示。
對于珠海交通管理者來說,匯集到一處的交通數據便于實時監測和分析。“舉例來說,如果某條公交線路刷卡器上讀出的乘客數據顯示該線路客流量少于預期數值,那么線路設置是否合理就值得商榷了。是不是要改,怎樣改合理就需要依賴這些量化的依據。”繆前明解釋道。
未來,平臺還將實現交通狀況預測,幫助應對突發情況,譬如極端天氣、大型社會活動以及突發事故等等。“如果舉辦大型活動,根據歷史數據的分析,模型運算,交管部門可以提前對車流和人流進行引導,對交通系統提前規劃。”繆前明說。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