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海省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持續實施簡政放權,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市場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省企業超過8萬,活躍度指數為73.8%,比上年提升了2.6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活躍度高出3.8個百分點,與全省經濟穩中有進形勢保持一致。為此,我們專門邀請省工商局企業監督處劉志宇副處長對全省企業發展狀況進行分析與探討。
什么是企業活躍度?
企業活躍度是指特定時間段內表現出市場行為和經營管理行為的企業數量與企業總體數量的比率。企業活躍度分析是充分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平臺、云計算等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基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以全部或特定范圍的企業為對象,針對一段時間內與其相關的政府部門涉企信息和采集到的生產經營活動信息,借助預先設定的模型算法和指標體系,通過量化分析和加權匯總得到能夠反映企業生存發展狀況和整體活躍程度數值的過程。
企業活躍度是衡量市場環境的“風向標”,是實時、動態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狀態的“晴雨表”,是一項重要的經濟先行指標。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能否打造出具有持續增長動力和競爭優勢的經濟環境,主要取決于各地區企業活力及生產效益。
青海企業活躍度的整體情況是怎樣的?
據省工商局統計,截至2017年12月底,青海省存續企業已達到8.41萬戶。其中,私營企業7.28萬戶,占存續企業總體的86.5%;內資(非私營)企業1.08萬戶,占存續企業總體的13.4%;外商投資企業480戶,占存續企業總體的0.06%。
2017年新設立企業1.75萬戶,注冊資本1422.04萬元。新設立企業中,私營企業1.621萬戶,占新設企業總體的92.67%;內資(非私營)企業1220戶,占新設企業總體的6.97%;外商投資企業61戶,占新設企業總體的0.36%。
劉志宇認為,除外商投資企業新設戶數和注冊資本同比增長外,其他類型企業同比增速放緩,注冊資本出現負增長,投資理性度進一步提升,并且,我省已經從商事制度改革初期的“求大”向“求穩”轉變。
此外,2017年全省注吊銷企業4587戶,同比增長47.02% 。其中注銷企業3761戶,同比增長63.95%;吊銷企業826戶,同比增長1.45%。從注吊銷情況看,企業的法律意識增強,主動退出比例進一步提高,尤其是私營企業注銷比例大幅增加,企業發展初步進入良性循環階段。
我省企業活躍度反映出了什么?
去年以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激發了大眾創業活力,青海企業活躍度居高,相關數據反映出青海企業發展呈現以下新態勢:
——一產三產活躍度提升,第二產業活躍度有所下降
截至2017年底,全省企業三產數量結構為9.93:19.29:70.78,對比2016年保持了基本穩定態勢,第一產業規模擴大3.6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小幅收窄0.8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小幅下降2.82個百分點。
從企業活躍度來看,我省第一產業企業活躍度指數為76.3% ,第二、第三產業活躍度分別為74.3%、73.3%,其中第三產業企業存續戶數為5.96萬戶,活躍企業為4.37萬戶。
——傳統行業企業活躍度需進一步提升
從行業來看,金融業、采礦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這三類行業的活躍度相對靠前,分別達到92.18%、87.63%和85.18%。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住宿餐飲業、批發零售業等傳統行業活躍度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分別是74.09%、75.96%和76.67%。
——全省各市州企業活躍度
從市州級看,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的企業活躍度分別達到了78.81% 、78.07%和76.82% ;而企業戶數比較集中的西寧市、海東市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活躍度比較靠后,分別為71.97% 、72.86%和74.11%,企業活躍度最低的是玉樹藏族自治州,活躍度為70.72% 。工業園區活躍度普遍較高,其中青海湖景區、南川工業園區、甘河工業園區分別達到了86.55%、84.23%和82.66%。
——注冊資本規模與活躍度呈“U”型關系
從不同注冊資本規模來看,企業活躍度與企業注冊規模呈“U”型關系。注冊資本1億以上的企業活躍度指數最高,為82.12%;注冊資本在500萬元到1000萬元之間的企業活躍度指數最低,為67.34%。
——小微企業活躍度高
2017年全省小微企業活躍度最高的地區是甘河工業園區,其次是南川工業園區和青海湖景區,活躍度分別達到了96%、93%和92%,小微企業活躍度最低的地區是玉樹,活躍度為78%,與總體活躍度保持一致,其它各地區小微企業活躍度基本保持在80%到90%之間,活躍度相對較高。
專家開“藥方”,企業活躍度還可以進一步提升2017年,我省企業活躍度較上年有所提升,市場總體運行良好,成為新常態下我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重要支撐。為進一步提升青海企業活躍度,保證全省經濟持續增長的同時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率,相關專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強化對“多證合一”改革工作的統籌領導,在總結前期經驗的基礎上,探索進一步拓展“多證合一”的范圍,持續激發雙創活力。2017年9月,我省整合14個部門的31個涉企證照事項,正式啟動“三十六證合一”改革,通過實行“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次采集、一網交換、全省統一”的“五個一”工作模式,進一步簡化了審批事項和程序,降低了創業成本。
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先照后證”改革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實施意見》,明確了“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建議結合對權責清單的梳理,進一步厘清各部門的監管邊界。同時,充分發揮新型監管方式在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中的作用,以跨部門聯合“雙隨機”檢查為突破口,建立完善部門協同機制,以部門聯合抽查監管替代單打獨斗“廣撒網”式的巡查。同時,復制推廣先進地區經驗做法,發揮大數據的新技術優勢,運用大數據構建數據主導型的監管模式,打破過去面對面的傳統市場監管服務模式,提升監管精度和監管效能,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干擾。
繼續服務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政策的要求,推進各類市場主體健康發展。支持國有企業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特別是全面提高鹽湖化工、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等傳統產業的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等水平,增強競爭力。引導國有企業全面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國內重點地區及企業的合作交流,推動產業、企業、產品、技術走出去、引進來,開展跨地區跨國境投資經營;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積極引導支持非公資本進入交通、能源、礦產資源開發、城市基礎設施、醫療、教育、養老、現代物流、旅游和金融服務等領域,構建綠色環保、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服務小微企業發展,圍繞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提供政策、信息、電子商務、法律咨詢等公共服務。積極探索動產融資、信用融資、知識產權融資等新模式,鼓勵證券、保險、期貨和金融租賃、融資租賃、基金等創新型金融機構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多層次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