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清明小長假即將來臨,不少人做好了短途自駕出行的準備。不過,由于假期出行集中,道路車流量猛增,道路交通安全風險隨之加大。那么,今年出行有哪些風險?4月2日,根據近5年清明節期間交通事故大數據分析研判,公安部交管局發布了安全預警。
A、近5年清明節及前期交通事故特點
◆清明節當天及前一天事故多發,14至15時事故突出。4月4日、5日發生一次死亡3人的交通事故(以下簡稱“3人事故”)最多,共30起,占清明節及前十日的27.3%。
◆高速公路上發生較大事故的風險比較突出。近五年清明節及前期發生在高速公路上的3人事故占27.3%,是全年平均水平的1.2倍。
◆西南片區(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發生較大事故的風險比較突出。近五年清明節及前期,發生在西南片區的3人事故和5人事故均最多,分別占全國總數的近四分之一、一半。其中,發生在云南境內的3人事故最多,達13起。
◆超速、違法上道路行駛等違法行為肇事風險明顯高于平日。近五年清明節及前期,超速、違法上道路行駛、酒駕是導致3人事故的三大主要原因,分別占總數的16.4%、10%、9.1%。其中,超速、違法上道路行駛導致的3人事故分別是平均水平的1.9倍和2倍。
◆營運客車發生較大事故的風險突出。3人事故起數占總數的14.6%,是平均水平的1.8倍。
◆墜車、側翻等單方較大事故多發。清明節及前期,單方發生的3人事故占總數的31.8%,是平均水平的1.3倍。其中,墜車事故占10%,是平均水平的1.8倍。
B、今年清明節有哪些交通安全風險?
◆陵園墓區及周邊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加大。陵園墓區在節前將陸續迎來祭掃高峰,特別是3月31日至4月1日和4月5日至7日出行增多。而陵園墓區多處于城郊、農村山區,道路等級低、條件較差,面包車超員及貨車、拖拉機載人等違法易發多發,交通事故發生幾率增加。
◆踏青旅游活動集中,旅游交通安全風險突出。清明節期間,群眾踏青賞花、短途出游集中,一方面旅游景區及通往景區的道路車流量將明顯上升,自駕交通安全風險加大。另一方面,旅游客運供不應求,無運輸許可的客車非法營運、旅游包車超員、疲勞駕駛等易導致較大以上事故的違法行為突出。
◆高速公路交通流量激增,風險增多。在回鄉祭祖、春游以及高速公路免費通行的三重因素疊加下,高速公路交通流量特別是自駕車流量將大幅上升。京津冀地區、長三角、珠三角、重點大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進出城交通流量將激增,容易發生嚴重交通擁堵,同時也增加了發生事故的幾率。
◆農村農耕交通安全風險突出。清明節前后,各地陸續開始春播春種,農耕作業客貨運需求增大,農村面包車、拖拉機、低速貨車、三輪汽車等出行增多,農村道路交通流量明顯增大,交通違法幾率增大,安全風險突出。
◆降雨與出行高峰重疊,不利于交通安全。據中央氣象臺預報,未來20天,我國西南、江南、華南等地降水較多,且與假期出行高峰重疊,對出行安全造成不利影響,特別是雨天高速公路車輛追尾相撞、山區道路翻墜事故易發多發,需要駕駛人朋友注意防范。
C、公安部發出安全提示
為了保障清明節期間廣大駕駛人朋友的出行安全,公安部提醒車友們:
◆自駕出行應提前安排好出行時間和路線,熟悉車況和路況,親朋好友結伴出行要避免聊天玩鬧分散注意力。自駕車祭掃、踏青,應將車輛停放在墓區、景區停車場,步行前往,盡量避免駕車進入墓區、景區。
◆高速公路行車要注意保持安全車距,遇雨天路滑應降低車速,減少變道、超車等操作,遇交通擁堵要謹記不要占用應急車道,避免爭道搶行誘發刮蹭事故。
◆駕車行經農村地區,遇急彎陡坡、長下坡、臨水臨崖路段,要嚴格控制車速。駕駛面包車尤其要注意不要超員載客、客貨混裝。
◆乘坐客車出行,要到客運站選擇正規營運客車,切勿乘坐私攬客源、無營運資質的車輛。若發現客車超員、超速、疲勞駕駛等交通違法行為,可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途徑向公安交管部門舉報。
為了確保清明節道路交通安全暢通,根據公安部交管局部署,江蘇交警將緊緊圍繞城市郊區、農村山區、陵園墓區、旅游景區等加強源頭風險防控,路面巡邏管控,定點執法查控,重點路口、路段管控,堅決防范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確保道路安全暢通。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