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燃油到電動、從傳統到智能,交通出行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未來的交通生態會如何演變?在昨天(9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多位業內人士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在汽車智能化、網聯化以及自動駕駛等技術的不斷進步中,未來的交通生活充滿了無限可能。很多人會問,未來的交通會是個什么模樣呢?在以“未來的交通”作為主題的分論壇上,威馬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沈暉說,未來交通的核心是服務,出行即服務。將來,汽車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汽車,而是一個移動空間,移動空間強調連接、體驗、效率,以及與人的交流。
技術變革深刻影響“出行的革命”
高鐵正在提速,自動駕駛研發順利,新能源汽車更是走進了千家萬戶。如今,交通的快捷、便利正在以超越想象的速度改善我們的生活。如果說未來的交通將給你我的生活寫下美好的故事,那么書寫美好的畫筆又是什么呢?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化龍反復提到了一個詞——技術。“我們把技術作為先驅,始終本著創新技術發展。技術驅動會帶來綠色發展,帶來智慧發展。技術的發展必然帶來產業革命的一系列變化。”
技術的變革正在深刻地影響著這場“出行的革命”。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形象地將汽車和手機的發展進行了類比。他說,在過去的十幾年里,智能手機占據了行業的主流,取代了傳統手機的很多業務。未來的智能汽車一定具有一個數據的引擎。“做汽車的公司會做發動機,但是未來的數據發動機是什么?它不光光是電動機。把數據的發動機和中國這個市場耦合起來就是新一代汽車最重要的核心點。”
智能化正在深刻改變著交通生態。隨著消費習慣、消費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智能時代下的個人信息安全。沈暉對此并不擔心。他說,在智能網聯安全標準化的問題上,我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端。
在全球智能化的浪潮下,汽車智能化正在穩步向前。未來,智能化的著力點在哪里呢?何小鵬說,自動駕駛汽車應該設置全新的數據引擎。另外,中國在自動駕駛汽車方面,集成做得多,但真正底層開發很少。因此中國企業應該從底層科技入手,實現制造與運營的結合,做好數據嵌入和品質制造。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