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中山讀本“數字中山”版今天起與你見面啦!用數字“數說”城市管理新智慧,解讀城市發展新軌跡。本期專題“數字交警”:給你講述如何讓城市“血脈”更暢通,破解交通擁堵背后“大數據云”的力量,敬請關注。
高樓拔地、車水馬龍,道路擁堵正成為一座城市急速發展時落下的城市病。人們印象中宜居的中山,也受此困擾,早晚高峰排起一兩公里的車龍并不鮮見。治堵連續兩年列入中山市十件民生實事,交警部門該如何破解?
建立在大數據基礎上的“智慧交通”,是提升交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經過2017年的努力,中山主城區綜合治堵機制基本形成,“智慧交通”初步建立,城區12個方向通行全部明顯改善,擁堵指數平均下降12.1%。
“大數據云”分析擁堵路段
每天接近下班時間,王珺的手機上就會跳出一條高德地圖的推送,提醒她回家的路上,“××路段車流量大,請您盡量繞行”。“以前開車回家,從沒想過要看導航”,王珺笑稱,自從中山早晚高峰車流量越來越大,自己也習慣了下班以后打開導航,看看如何到達目的地最省時。
開始依賴導航的不僅有像王珺一樣的司機,作為道路交通管理的權威部門,中山交警也開始嘗試與高德地圖合作。由于中山市機動車數量劇增,到今年3月份中山機動車保有量達到131.54萬輛,加上春節假期結束,主城區交通流量恢復繁忙狀態,主城區日均交通流量達到76.12萬輛。
基于高德地圖提供的“交通運行指數”,以及交警部門的自建數據采集,中山交警對當前交通擁堵情況進行分析。高德地圖采用“交通運行指數”作為城市擁堵程度的評價指標,即城市居民平均一次出行實際旅行時間與自由流狀態下旅行時間的比值。其中,0-1.3范圍內為暢通,1.3-1.6范圍內為基本暢通,1.6-1.9為輕度擁堵,1.9-2.2為中度擁堵,2.2以上為嚴重擁堵。數據顯示,今年年后,在興業街、東明橋、蘭桂路片區等多個路段擁堵較為明顯。
于是今年3月中山市交警支隊選取多個熱點地區針對性進行交通優化。比如,石岐區興業街從3月10日起實施單行,允許機動車由蓮興路至蓮塘路(東往西方向)行駛,禁止機動車從蓮塘路往蓮興路方向行駛(西往東方向);3月15日,開通了東明北路東明橋南往北下橋位置右轉彎匝道,并配合信號燈調優等措施有效緩解東明橋片區交通擁堵問題。
對癥下藥成效明顯,《3月份中山市主城區交通運行月報》顯示,興業街實施單行后,蓮塘北路的交通運行指數由優化前的1.93降至了1.45,下降率達25%;而東明橋實施右轉渠化改造,東明橋、民科西路、民科東路的交通運行指數也分別下降了18%、2%、3%?傮w來看,主城區“交通運行指數”達到1.43,各路段平均車速為36.39km/h,處于“基本暢通”狀態。
交警對不同路段分類施策
面對越來越艱巨的挑戰,在大數據基礎上對不同路段分類施策,精準制定交通優化方案,是一個有效的選擇。
興中道是中山城區的中軸線,北起人大、政協大樓,南至孫文紀念公園。既是城市景觀道路,又是城市南北向主干路。高峰時期開車經過,經常能看到直行車輛幾乎快溢到下一個路口,而左轉車道只排了幾輛車。
流量監測數據證實了這種印象,興中道沿線5個信號燈路口車輛總流量每天約為31萬輛,且呈現持續增長趨勢。其中,早晚高峰時段車流量為10萬輛/天,南北直行車輛約為15萬輛/天(南、北直行車輛數分別約為8萬輛/天和7萬輛/天),而南、北左轉車輛數分別約為2.6萬輛/天和2.9萬輛/天。交警通過分析數據發現,南往北直行車輛數約為左轉車輛數的3倍,北往南直行車輛數約為左轉車輛數的2.4倍。
相關數據及實地觀察均證實,興中道容易出現直行車道車流繁忙而左轉車道長期空置現象。而左轉車道的空置,不僅影響了道路的利用率,也導致部分直行車輛占用左轉車道后伺機加塞,不僅影響正常車輛通行,還存在較大的交通安全隱患。
結合流量大數據及實際通行情況,交警部門決定,從4月17日起,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間(7:30-9:00,17:00-19:00),興中道—松苑路、興中道—體育路兩個路口南北方向禁止左轉。上述兩個路口的左轉車輛可按相關規定繞行,但其余時間允許車輛左轉。相關調整剛剛進行3天,南都記者高峰期再次來到興中道發現,多出來一個直行車道提高了通行效率,等候信號燈的時間明顯縮短。
實際上,在大數據的支撐下,中山交警近期對多個路口進行了調整。比如人民醫院急診路口,車流量十分大,道路又相對狹窄。從去年12月11日起,交警部門對蓮塘路市人民醫院急診路口上、下午就醫高峰時段實行交通管制措施,在南北向放置臨時移動護欄,早晚就醫高峰期(上午8:00-10:30,下午14:00-16:30)禁止太平路車輛左轉進入蓮塘路,同時禁止蓮塘路南向車輛左轉進入市人民醫院一號門(救護車除外);平峰期撤離臨時護欄,允許車輛按現狀通行。
此外,石岐中心小學周邊、東明橋由南往北下橋位、廣珠公路/悅來南路路口等路段,都優化交通組織。去年還有17個路口設置了交通信號燈智能調時,緩解了交通壓力。
借助“外腦”創建“智慧交通”
面對日益復雜的道路交通矛盾,交警部門還不斷借助“外腦”,提升交通管理水平。早在2016年12月15日,中山市公安交警支隊、高德軟件有限公司就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展深度合作,打造中山“互聯網+智慧交通”立體出行服務體系。
“交警部門本身有一個海量數據庫,包括路口車流量信息等。而高德地圖擁有大量的用戶,能夠及時反映車輛的運行速度等情況,并及時將路面信息反饋給用戶。雙方各有優勢,如果能夠打通相關信息,強強聯合,可以極大提升交通服務水平”,交管科一名負責人介紹。
“智慧交通”正在立體式全方位推進。今年3月21日,中山公安交警支隊和華南理工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從交通和人才規劃、管理、交通工程學等方面采用先進理念和科研技術,建立更加緊密的業務對接合作機制,改善中山主城區的交通組織。
接下來,這群“智慧大腦”將著手改善東區第一中學周邊的交通組織。未來,還將為中山主城區推進信號燈智能管控、信號燈“防溢出控制”、以及南區南外環等大型片區交通組織和“互聯網+智慧交通”應用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目前,中山交警通過“五波”治堵,疏通城市脈絡:引入高德交通大數據,發布“中山交通指數”、建設“互聯網+智慧交通”;翻新完善標志標線;實施大型片區交通組織;整治違停;優化信號系統,精準治理159個交通擁堵點段。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