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踩踏事件”把上海人乃至國人辭舊迎新的新年氣氛降到低點。對于這一悲劇的釀成,媒體、大眾、官方也從各自的專業和關注角度,進行了全面深刻的反思。找出造成事件惡果的直接原因,進而健全和完善相關制度,并在全國范圍內推進,可能是我們對那些死傷者能盡到的最后責任。
在各種反思中,安全自救教育的缺失應當引起我們格外的重視。因為,與之前很多次安全事件相比,此次事件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死傷者以年輕人為主,現場擁擠的人群中,更是以20歲左右的青年人為主體,其中不乏在校大學生。他們是各自家庭的希望所在,也是這個國家的希望所在。而在那樣一個夜晚,受傷的正是這些家庭,是這個國家。
為什么受教育程度不低的青年人,在這樣一個應該成為歡慶時刻的夜晚釀成悲劇,甚至部分間接地引發了這場悲劇,當然原因太多。但是有一點不能忽視:當晚很多在場的青年人,幾乎沒有安全意識,缺乏聽從應急指揮的主動性,更缺乏緊急自救常識。
但這能責怪他們嗎?從小學到大學,有幾個國人曾經接受過系統的安全自救以及救護教育?有多少學校針對不同的緊急狀況,持續有效地對學生開展過模擬演練?有多少學校,堅持著從細節入手,將學生的生活學習習慣、行為舉止教養、獨立成熟思考看得比考試成績還重要?有多少學校、教育部門,把學生安全意識、安全技能、安全課程,放進學校教育考評的重要環節,像抓升學率一樣重視?有多少城市,以服務型管理推進日常安全教育、幫助市民養成日常安全行為習慣?
對于某些國人不文明的舉止,人們進行過多少次的道德譴責?節假日后臟亂不堪的沙灘、公共場合的擁擠喧嘩、國內國際航班上的拳腳相加……沒有一次我們不憤怒,沒有一次我們不歸結為國民素質不高。而這一次,我們還是得出類似的結論:在管理之外,國民社會素養亟待提高,因為管理者,也是國民一分子。只是這一次,這個話題因為36條年輕的生命更顯沉重。認真正視我們的短板,抓緊彌補相關教育的缺失,是當下我們亟須要做的。(方嚴)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