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5 月14 日至21 日, 中國公路學會組團由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文杰率領攜同陜西省交通運輸廳、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公路研究院、陜西省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川東路橋工程有限公司、江蘇一諾路橋工程檢測有限公司、陜西凱達公路橋梁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和重慶納川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代表赴白俄羅斯和俄羅斯進行“一帶一路”交通標準與科研合作調研。
探討落實“一帶一路”倡議
2016 年9 月,經中國科協批準, 中國公路學會正式籌備成立“一帶一路(國際)交通聯盟”。為了促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交通領域的交流合作,中國公路學會于2016 年先后多批次組團赴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馬來西亞、斯里蘭卡、美國、墨西哥等國開展交通標準與科研合作調研,收效良好。代表團與當地交通建設主管部門、科研機構、社團組織和著名企業等深入探討了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需求與合作潛力,宣傳了我國交通運輸尤其是公路方面建設成就,為推動成立“聯盟”作了先期推介與鋪墊。
鑒于上述良好勢頭,為加強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在交通運輸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助力該“聯盟”籌建,中國公路學會組團于5 月14 日至21 日赴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進行“一帶一路”交通標準與科研合作調研,拜訪當地交通建設主管部門,接洽有關科研機構、社團組織和企業,探討共同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具體需求及互利共贏合作措施等。
白俄羅斯:愿意尋求與中國合作
5月15日,代表團訪問了白俄羅斯交通部,與其公路總局副局長馬漢科夫和道路科研院副院長斯梅科夫斯基舉行了會談。會談中,中國代表團團長劉文杰介紹了中國公路學會基本情況、“世界交通運輸大會(WTC)”籌備情況和發起成立“一帶一路(國際)交通聯盟”倡議與構想,邀請白俄交通部和道路科研院派員來華參加WTC(2017年6月4日至6日在北京舉行)和期間舉行的旨在推動共商共建“聯盟”的“一帶一路國際交通合作圓桌會議”,中國將資助其一人來華參會。馬漢科夫表示,對中國近幾十年的交通發展成就深表欽佩,希望多向中國學習;白俄交通部愿意參與發起和共建“聯盟”,同時白俄國內也正準備以PPP模式開展道路改建項目,希望中方企業和資本積極參與進來;在科研合作等方面,白俄也愿意尋求與中國合作。劉文杰秘書長隨后提出了雙方加強科研合作的三種可能的方式:共建聯合研究中心;共同開展專項科研項目;加強在道路基礎設施標準領域的合作。斯梅科夫斯基表示,白俄道路科研院對加強雙方交通科研合作最感興趣,希望雙方積極準備,盡快提供具體合作項目建議。
會談中,陜西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楊育生簡要介紹了陜西省交通發展情況,并與白俄官員和代表深入交流,詳細了解其交通概況,尤其是公路建設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實踐經驗;作為主管公路建設的負責人,楊育生還與白俄方共同探討了水泥混凝土、瀝青混凝土和復合路面等施工技術在行車舒適性、環保性、壽命期限及維護要求等方面的性能特點。
代表團還與白俄方就公路建設項目投資與招標、施工標準與環保要求、道路等級與過境車輛收費等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在白俄期間,代表團一行15人還參觀考察了招商局中白工業園區建設項目,實地了解了項目有關背景、建設規劃、施工規范、環保標準與最新進展等情況,尤其對招商局、中國路橋和中國鐵建等中國企業在白俄開展交通工程合作項目的奮斗精神與務實做法印象深刻。
在繁忙的本職工作之余,中國路橋駐白俄羅斯辦事處對代表團白俄之行提供了周到細致的安排和協助。
俄羅斯:逐步建立固定的合作交流機制與平臺
5月17日至19日,代表團在俄羅斯進行“一帶一路”交通標準與科研合作調研。
5月17日,在俄羅斯國立科技大學的專門組織協調下,代表團與俄交通運輸部科學技術委員會、俄聯邦公路局科學技術委員會、俄羅斯國家公路公司集團、俄羅斯鐵路公司、俄“運輸創新協會”、莫斯科國立鐵路運輸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俄羅斯納米技術集團公司Rosnano、“俄中戰略投資基金”等共計40 余名代表舉行了“俄羅斯- 中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科技合作國際研討會”。
研討會由主旨報告和圓桌會議兩部分組成。
主旨報告階段,劉文杰應邀作“中國道路與交通技術創新和北京2017 年世界交通運輸大會”的報告,介紹了中國公路學會的基本情況(工作任務、組織架構、業務范圍、信息資源、國際規劃等)、北京“2017 年世界交通運輸大會”有關情況和籌建“一帶一路(國際)交通聯盟”倡議和構想等。俄方代表先后作報告介紹了俄鐵路運輸聯邦機構的技術創新優先領域,俄羅斯國家公路公司(Avtodor) 企業群的創新和技術活動的組織和主要方向,以及莫斯科國立鐵路運輸大學創新科教活動及主要方向等。
隨后進行的圓桌會議上,與會專家與代表圍繞“俄中在交通運輸業科技合作中的方向與潛力項目”踴躍發言,進行了積極有效的討論和交流,最后在高寒地區公路建設和養護技術、路面耐久性技術與材料、橋梁隧道工程聯合實驗與技術創新、道路工程智能化與信息化方面達成合作意向。圓桌會議明確俄“運輸創新協會”與中國公路學會將盡快簽署合作協議和確定先進/ 創新的交通技術和材料、信息服務和數據/ 技術系統等方面的聯合項目,還指定俄羅斯國立科技大學國際合作處主任斯坦尼斯拉夫·馬姆拉特為俄方聯系人,中國公路學會國際合作部主管楊列軍為中方聯系人,負責繼續跟進和協調后續事宜。
5 月18 日,代表團訪問“俄中戰略投資基金公司”總部,與俄交通運輸部首席專家Gadzhimuradov Rashid Shiruhanovich, 俄聯邦公路署公路建設與運營處副處長Pchelin Aleksey Valerevich、科技研究與信息管理保障處副處長Kurguzov Vasily Borisovich 和政府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與國際關系處副處長Zelenov Nikolay Valentinovich,國有公司“俄羅斯公路”投資政策處副處長Belyakin Dmitry Alekseevich, 以及“俄中戰略投資基金公司”代表進行了友好會面和深入交談。
會談中,俄方坦承其國內交通運輸發展已經明顯落后中國,其政府正在逐步發力加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俄交通運輸部已在規劃中明確了哈薩克邊境-- 俄羅斯-- 歐洲、莫斯科- 圣彼得堡等多條國內國際公路主干道建設與升級改造重大項目,尤其是中俄邊界接壤范圍廣闊,旨在連接中國與歐洲的中歐通道項目幾乎都過境俄羅斯,雙方交通運輸合作潛力極為巨大。俄方希望中國通過投資、輸出先進交通工程技術和提供產品設備等方式,積極參與俄境內交通工程建設項目。
對于俄方訴求,劉文杰有針對性地介紹了中國交通運輸尤其是公路方面近幾十年的建設成就,他指出,中國目前已形成了成套的道路施工技術,尤其在路面技術、長大橋梁與隧道技術、智能交通運行關鍵技術等方面,經過數十年實踐檢驗,在國際上均處于領先行列,建議雙方在這些方面加強合作,推動本區域的交通互聯互通和共同發展。
同時,劉文杰也介紹了中國公路學會發起召開“世界交通運輸大會”和籌建“一帶一路(國際)交通聯盟”事宜,邀請俄方派代表與會并將資助其一人來華,通過參加“世界交通運輸大會”和會間的“一帶一路國際交通合作圓桌會議”等活動,與各方交通專家、學者、官員和代表深入交流和探討,最大限度地吸引國際社會對俄羅斯交通建設與發展的關注度與參與度。俄方對此表示歡迎、贊同與感謝,表示愿意參加“世界交通運輸大會”并參與發起共建“聯盟”。雙方專家和代表還就交通工程材料、交通科研成果研發、轉化與推廣及規范標準協調融合等內容進行了溝通與探討。
5月19日,代表團訪問了莫斯科國立交通大學,并參觀了其凍土實驗室。代表團與莫斯科國立交通大學就共同籌建“聯盟”,協調制定“一帶一路”交通標準及開展專業人員培訓等內容進行了友好交流。雙方同意逐步建立固定的合作交流機制與平臺,通過定期舉辦會議、論壇等形式,促進交通工程技術與管理方面的產品、設備、服務信息共享和人員交流;在參觀環節,代表團對莫交通大學實驗室精良的設備和豐富的材料,尤其是極寒地帶道路設計方法、施工與材料技術等印象深刻,來自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代表紛紛表示不虛此行。
“一帶一路”交通 合作空間巨大
此次調研和訪問受到了白俄羅斯、俄羅斯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與熱烈歡迎,中國公路學會代表團也成功宣傳了中國交通運輸尤其是高速公路方面建設成就,為推動成立“一帶一路(國際)交通聯盟”和首屆“世界交通運輸大會”的順利召開作了良好宣傳與鋪墊。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兩國過去因政治、政策等因素影響,其國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升級改造步伐不快,技術也相對落后;但其政府越來越意識到交通先行對促進本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大作用,在對中國近幾十年交通運輸建設尤其是公路和高速公路建設成就欽佩的同時,其也希望與中國進一步加強合作,引進中國先進的技術、產品、設備和管理理念與經驗等。這與中國公路學會的業務契合點較多,下一步中俄和中白之間合作空間巨大;可能也是基于此方面考慮,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兩國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響應積極,對中國公路學會倡議共建的“一帶一路(國際)交通聯盟”均持支持態度,愿意參加有關活動。
結合此次調研和訪問情況及中國公路學會自身特點,調研團提出如下工作建議:
1.關于邀請兩國交通專家/官員來華參加世界交通運輸大會,尤其是參加旨在推動共建“聯盟”的“一帶一路國際交通合作圓桌會議”等“一帶一路”專題活動事宜,宜及時跟進、不斷推進,尤其要確保俄羅斯代表與會并請其參與和支持“聯盟”籌建,以提高“聯盟”的國際影響力。
2.關于中國公路學會與俄羅斯“運輸創新協會”盡快簽署合作協議和確定相關聯合項目事,宜由中俄兩方聯系人積極協調溝通,穩步推進,在形成完善的案文(中英俄三種文字)基礎上,力求將更多的國內外交通部門、企業和科研院所聚集起來,實現務實合作,推動交通運輸共同發展。
3.關于和白俄羅斯加強交通科研合作事宜,建議廣泛征求國內有代表性交通部門、企業和科研院校單位意見,盡快盡可能提出具體合作項目建議,切實深化并固化雙方合作關系,必要時可請中國路橋駐白俄辦事處協助。
4.為籌備成立“聯盟”,2016年7月至今,中國公路學會已經組團進行了多次“一帶一路交通標準與科研合作調研”,整體而言,成效比較顯著,“聯盟”的聲音在國際舞臺上反響良好。一方面應總結比較好的經驗做法,在后續調研中繼續保持;另一方面可以考慮進一步深化和細化有關調研合作內容,在后續國際交往中更加突出“聯盟”特色,切實推進“聯盟”籌建進度。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