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長子小唐納德近日在佛羅里達的一場活動上暗示,圍繞特朗普競選團隊的“通俄”調查實際是有政府高級官員試圖阻礙其父施政。
以上,僅僅只是有關“通俄門”的一個小插曲。事實上,從特朗普參選美國總統到他入主白宮近一年,持續發酵的“通俄門”已成為白宮揮之不去的陰云。
早在競選之時,特朗普團隊就被媒體曝出與俄羅斯曖昧不清,但這把“通俄”大火真正燒到白宮則是2月13日晚,上任僅25天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弗林因隱瞞與俄駐美大使通話而引咎辭職。由此,“通俄門”牽涉之人越來越多,范圍亦不斷擴大。
時隔僅半月,特朗普內閣的重要成員--司法部長塞申斯也被曝曾與俄駐美大使接觸,不得不宣布回避所有涉俄調查。當時,美國參眾兩院和受司法部管轄的聯邦調查局(FBI)都已在調查俄羅斯干涉2016年美國大選一事,包括特朗普競選團隊是否曾與俄羅斯“勾結”。
兩個月后,FBI局長科米突遭特朗普解雇又一次引爆熱點。在科米向國會曝光自己與特朗普的談話備忘錄后,特朗普更被質疑涉嫌干預司法。5月17日,重壓下的司法部副部長羅森史坦任命FBI前局長米勒為特別檢察官主導涉俄調查。前有因“水門事件”下臺的尼克松和因“桃色新聞”遭彈劾的克林頓,也被套上“特別檢察官”這一緊箍咒的特朗普,稱自己遭遇“史上最大政治迫害”。
7月初,“通俄”大火已燒至特朗普的“身邊人”。小唐納德承認自己在總統大選期間私會俄羅斯女律師以獲取不利希拉里的情報,牽涉其中的還有特朗普的親信--女婿庫什納、前競選主席馬納福特等。
10月30日,馬納福特與其商業伙伴蓋茨被起訴及特朗普競選團隊的外交政策顧問帕帕佐普洛斯承認作偽證,標志著“通俄門”調查進入實質性司法程序。12月1日弗林承認作偽證并表示將配合米勒調查,被《大西洋月刊》認為是米勒已將調查之手伸進了白宮。
盡管白宮從始至今斷然否認特朗普及其競選團隊曾與俄羅斯“勾結”,“通俄門”調查迄今也并未涉及特朗普本人,但這場主角頗多、牽涉甚廣的政治角力不僅使美國政壇陷入紛亂,亦讓當下的國際局勢更加復雜多變。
首先,本就人員不齊且變更頻密的特朗普執政團隊,在“通俄門”影響下更顯局促。除了先后去職的弗林、科米,曾獲頒俄羅斯友誼勛章的國務卿蒂勒森從一開始就被外界質疑其立場,塞申斯回避涉俄調查之舉亦惹得特朗普屢次公開對他表示不滿,這二人職權所轄恰涉多個特朗普的施政重點。另據《華盛頓郵報》分析,作為白宮高級顧問的庫什納,一方面仍是特朗普中東外交的幕后操盤手,一方面又在涉俄調查的陰影下被逐漸“邊緣化”。
其次,“通俄門”相關調查未來恐怕很難像白宮所期望的“很快得出結論”,反而可能曠日持久。一方面,多名政府要員卷入其中勢必牽扯執政精力。另一方面,共和黨和民主黨也在圍繞這一問題“斗法”,民主黨固然揪住“通俄”不放,共和黨主導的參眾兩院相關委員會也相繼展開針對希拉里等人的調查。
再次,盡管目前已被證實的相關信息并不足以對特朗普的執政地位造成實質性打擊,但“通俄門”對他的掣肘已顯露無疑。一個明顯的例證就是特朗普在8月份不得不簽署對俄制裁法案,并對其中限制總統權力的部分大加抨擊,BBC的分析認為特朗普是被國會“戴上了手銬”。
與此同時,已降至“歷史低點”的美俄關系亦很難做到特朗普所說的“向前看”。在涉俄調查不斷擴大的背景下,任何與俄羅斯有所緩和的態勢都可能被視為“通俄”。特朗普與普京會晤的場景幾乎被美國媒體一幀幀地放大,兩國在敘利亞、打擊“伊斯蘭國”等問題上的合作則近乎被無視。在政治、經濟、安全等各領域都需要合作的全球化時代,美俄如果在重大國際議題上無法同步,無疑將會使國際形勢日趨復雜并帶來新的挑戰。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