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府新聞辦發布會現場)
人民交通網河北訊(記者 常玉坤),2017年12月6日上午,記者從河北省政府新聞辦獲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起開征環保稅,不再征收排污費。
一、我省環保稅改革準備情況
環保稅法公布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將環保稅改革工作列入省委深改辦2017年重點改革事項,每月進行調度。經省政府批準,成立了由省財政廳牽頭,省環保廳、省地稅局、省住建廳、省農業廳、省工信廳、省衛計委、省質監局、省政府法制辦、省物價局等10個部門參加的全省環保稅改革聯席會議制度,制定并向各市縣印發了《河北省環境保護稅改革工作方案》,明確了各部門職責、重點工作任務分工及完成時限。其中,環保稅稅額標準明確由省財政廳、省地稅局、省環保廳、省物價局聯合確定,《環保稅核定征收管理辦法》由省地稅局牽頭制定,《環保稅應稅污染物排放量抽樣測算方法》由省環保廳牽頭制定。目前共召開了3次聯席會議,研究部署了各階段準備工作,先后組織了對全省所有排污企業的拉網式摸底調查、對比了解了全國30個省市相關稅額標準制定情況。省政府第118次常務會議和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33次會議已審議通過環保稅稅額方案,有關配套政策文件也將于近期發布。
二、環保稅改革的重大意義
環保稅法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設立環保稅的首要目的就是保護環境,利用稅收執法剛性手段,督促企業改進工藝減少排放,多排多繳稅,少排少繳稅,以充分調動企業治污減排的積極性,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據統計,2016年我省共征收排污費18.4億元,繳納排污費企業為16125戶,主要為大氣污染物,繳費最多的行業是鋼鐵,繳費6.1億元,其他4個行業分別是石油2.2億元、火力發電1.2億元、化工0.7億元、水泥0.7億元,其中,化工行業繳費戶數最多,共計1804戶,占比11.2%。
排污費征收多年,對環境保護發揮了積極作用。當前,在國家淘汰落后產能,經濟發展中低速運行的新常態下,原來依靠高投資,高能耗低產出的傳統增長模式難以為繼,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從依靠資本、勞動力投入拉動,轉向依靠創新、技術投入拉動,以促進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國家當前推出環保稅改革,恰逢其時,尤其對河北經濟結構偏重的產業結構調整意義重大。當前我省既面臨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雄安新區等重大歷史機遇,又亟待解決淘汰落后產能,生態環境嚴峻等突出問題。實施環保稅將有利于遏制高能耗、高污染企業發展,加速僵尸企業退出,助力經濟轉型升級,推進我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開征環保稅可以消除排污費制度存在的執法剛性不足、地方政府干預等問題;有利于提高納稅人環保意識和遵從度,強化企業治污減排的責任。
三、環保稅改革的主要內容和我省稅額標準
環保稅法規定,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為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環境保護稅的征收對象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噪聲4類。每一排放口或者沒有排放口的應稅大氣污染物,按照污染當量數從大到小排序,對前三項污染物征收環境保護稅。每一排放口的應稅水污染物,按照稅法所附《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區分第一類水污染物和其他類水污染物,按照污染當量數從大到小排序,對第一類水污染物按照前五項征收環境保護稅,對其他類水污染物按照前三項征收環境保護稅。經省政府同意,報省人大批準,我省暫不增加同一排放口征收環保稅的應稅污染物項目數,仍按前三項征稅。
環保稅法授權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具體適用稅額的確定和調整,由省級政府統籌考慮本地區環境承載能力、污染物排放現狀和經濟社會生態發展目標要求,在稅法規定的稅額幅度內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為實現京津冀環境污染聯防聯控,突出體現環保稅引導企業轉型升級的導向性作用,我省環保稅稅額標準注重精準施策,將主要污染物稅額標準按地域分為三檔,其他污染物全省執行統一標準,以體現精準實施區域間差異化政策,引導產業集聚發展。
與北京相鄰的13個縣(市、區)和雄安新區及相鄰的12個縣(市、區),執行一檔稅額標準。稅額標準為:大氣中的主要污染物執行9.6元/當量,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執行11.2元/當量;大氣和水中的其他污染物(除主要污染物外的所有污染物)分別執行4.8元/當量和5.6元/當量。
石家莊市、保定市、廊坊市、定州市、辛集市(不含執行一檔稅額的區域)執行二檔稅額標準。稅額標準為:大氣中的主要污染物執行6元/當量,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執行7元/當量,大氣和水中的其他污染物分別執行4.8元/當量和5.6元/當量。
唐山市、秦皇島市、滄州市、張家口市、承德市、衡水市、邢臺市、邯鄲市(不含執行一檔、二檔稅額的區域)執行三檔稅額標準。稅額標準為:大氣污染物中的主要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均執行4.8元/當量;水污染物中的主要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均執行5.6元/當量。
環境保護稅由地方稅務機關依照《稅收征收管理法》和有關規定征收管理。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對污染物的監測管理。納稅人應當向應稅污染物排放地的地稅機關申報繳納環保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稅務機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單位分工協作工作機制,加強環境保護稅征管督導,保障稅款及時足額入庫。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繼續推進環保稅改革,構建長效運行機制,促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為建設美麗河北做出新的貢獻。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