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山區永安農貿市場,由300家業戶聯名簽署的誠信經營承諾書,張貼在市場入口接受市民監督;煙臺市企業誠信促進會400余家會員單位共同簽署《煙臺市企業誠信促進會會員單位信用承諾書》,旨在推動企業組織自我測評、自查自糾,不斷改進、完善制度……隨著煙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逐步推進,各行各業刮起“誠信風”。在今年召開的首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上,煙臺榮獲“國家城市信用建設創新獎”,在地市級城市信用綜合指數中全國第二,“信用煙臺”已然成為我市又一張閃亮名片。
企業主動承諾誠信經營已成新常態
在福山區永安市場,誠信經營承諾書擺放在市場入口最顯眼的位置。“永安農貿市場作為福山區最大、煙臺市第二大的大型農貿市場,承托著周邊數萬居民日常生活的‘菜籃子’。為全面加強商品質量管理,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消費安全,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產品質量法》的要求,現向社會公開承諾如下……”承諾書總計有12個條款,每一條都關系群眾消費安全和利益,在承諾書上,密密麻麻的簽名就占了一頁紙。
企業和個體經營戶主動承諾要誠信經營,這已經成為我市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個新常態。
不僅如此,煙臺市企業誠信促進會更發動400余家會員單位共同簽署《煙臺市企業誠信促進會會員單位信用承諾書》。“簽了這個承諾書,你就要接受社會監督,一旦出現任何違約行為,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接受將失信違法行為納入不良信用記錄并向社會公開。”在采訪中,煙臺市誠信會會長德誠將簽署承諾書的行為,比作古代的“一諾千金”,嚴重失信的企業還將被誠信會除名。
45個部門組成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
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信用工作部門獲悉,煙臺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起步較早,在2002年就作出了“打造信用煙臺,優化發展環境,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安排部署,2003年出臺了《關于建設誠信煙臺的工作意見》,2004年搭建起涵蓋17個部門單位的公共信用信息平臺。
2015年12月,成立了由45個部門(單位)組成的煙臺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市政府常務副市長擔任總召集人,分管金融工作的副市長擔任副總召集人,辦公室設在市發改委、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并由主要領導擔任辦公室主任,成員單位設工作聯絡員,聯席會議主要職責是統籌協調、研究解決、指導督促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2016年5月,市編辦批復煙臺市國內招商合作辦公室加掛煙臺市社會信用中心牌子,負責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的改造升級、數據歸集、運行維護等工作。
實現誠信“紅黑榜”定期發布制度
2015年以來,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出臺建立誠信“紅黑榜”發布制度、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報告、工作任務分工及工商、稅務、海關、質量、食品藥品、環保、安全生產、失信被執行人、統計、財政、農業、房地產、金融、電子商務等18個領域的聯合獎懲備忘錄共計28個文件,下發的函件、通知70余個,對行業領域、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截至目前,已會同市工商、海關、法院、質監、稅務、旅游、煙臺檢驗檢疫局等部門發布海關高級認證企業、失信被執行人、A級納稅人、重大稅收違法案件、國家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省長質量獎、山東省名牌產品、中國進出口質量誠信企業等共11批次誠信“紅黑榜”,大力宣傳了一批誠信人物、誠信企業、誠信群體,發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曝光了一批失信典型案例,形成強大的社會影響力和威懾力,為實現全社會聯合獎懲營造有利的社會輿論環境。
開通運行“信用煙臺”官網
2016年12月,“信用煙臺”官網開通上線,網站開設信用動態、政策法規、信用公示、聯合獎懲、信用服務、信用知識、信用共建等8個欄目,開設企業信用信息查詢、海關進出口企業信用查詢、個人征信查詢、失信被執行人查詢四個端口;“信用煙臺”公眾號同步上線,實現了信用信息的實時更新和發布,為社會公眾提供信用信息的“一站式”查詢,網站累計點擊量30萬次。
2017年8月,涵蓋17個部門單位的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完成升級改造工作。平臺建設依托煙臺市電子政務外網,包含業務端、政務端以及中心端三大板塊,實現公共信用信息的歸集存儲、發布公示、查詢共享等基本功能,為今后公共信用信息的廣泛應用打牢基礎。截至目前,平臺已歸集市場主體信息64萬條,“雙公示”信息110萬條,食品藥品、產品質量、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誠信“紅黑榜”等重點領域信用信息2萬余條。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