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 明 燈
赤水市脫貧攻堅千名干部大會(翁永學 攝)
對于基層來說,提高執行力最關鍵的就一點:抓落實。執行力強不強用什么來檢驗?就看我們抓落實的成效怎么樣。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也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反對空談,強調實干,注重落實,它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毛主席在《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中專門論述了如何抓落實:“什么東西只有抓得很緊,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緊,等于不抓。撐著巴掌,當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來,但是不握緊,樣子像抓,還是抓不住東西。我們有些同志也抓主要工作,但是抓而不緊,所以做什么工作還是不能做好。”一個實際行動勝過一打綱領。干工作就要有釘釘子的精神,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死釘牢。抓工作要干一件成一件,做到抓鐵有痕、踏石留印。
赤水脫貧攻堅已經通過了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已經率先開啟了基本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正處于一個加速崛起的機遇期,爬坡上坎的攻堅期,大有作為的窗口期,全市各級干部不僅要干,而且要干出實效。
赤水市幫扶黨員干部與貧困戶開院壩會
一、心中有黨抓落實
從中央到地方始終重視抓落實,逢會必講抓落實,但是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我們有的工作落實是不好的,拖沓、畏難、回避,這種現象比比皆是。能否抓好落實,從根本上來說是個黨性問題。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我們要堅持一個觀點:有為才有位,有位必須為。我們有些干部成天在遐想:為什么組織總提拔他人而不提拔自己?為什么要把他人放在更重要的崗位而把自己擺在邊緣?組織上對一個干部的評價,是看你一貫表現怎么樣?現在怎么樣?如果連現在的崗位都做不好,組織上怎么會放心把你用在更高的崗位上去、放在更重要的平臺上去呢!但是,現在由于限制多了,管理嚴了,要求高了,在很多人身上就出現了“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做事”,“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大家認為:一些干部“為官不為”已成了一個突出問題。說明在全國“為官不為”并不是個別現象。作為黨的干部,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應該做的事,頂著壓力也要做;應該擔的責,冒著風險也要擔。如果都照著框框套套來,上面說不行就不干,別人說不能就不做,哪我們究竟還能做什么?一切從實際出發,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根本要求和具體體現。鄧小平同志告誡我們:“不按照實踐的發展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的前進,我們的工作還能夠做得好嗎?”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只為成功想辦法,不為困難找理由,這才是我們的立身之本、從政之要,也是衡量好干部的重要標準。
空談誤國,實干興業。事業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馬克思說過:“空談和實干是不可調和的對立面。”毛主席曾經講到:“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赤水近幾年來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城鄉面貌深刻變化,旅游井噴全省有名,人民群眾獲得感空前增加,這些成績,是歷屆市委帶領全市干部群眾流血流汗干出來的。對于今天的赤水而言,我們必須要把經濟總量做上去,既要牢牢守住發展這條底線,還要牢牢守住生態這條底線;既要克服自然條件的束縛,還要解決發展中遇到的資金瓶頸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少一些空洞口號,多一些迎難而上;少一些隔靴搔癢,多一些帶頭沖鋒;少一些蜻蜓點水,多一些腳踏實地。一口一口地吃飯,一步一步地走路,只要積以跬步,就一定能夠致遠千里。任何時候,只有努力做到以務實保真實、以較真促認真、以碰硬求過硬,才能把我們各自的職責干好,也才能把我們的事業干成。
抓而要緊,一抓到底。貴州:要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走出一條有別于東部、不同于西部的發展道路。歷史賦予我們前所未有的機遇,抓住了,用好了,我們的發展就會少走彎路,開拓新路。省委和遵義市委對赤水提出了在“守牢底線、走好新路、快奔小康中當先鋒、走前列、作表率”的要求,我們繪就了以“堅持紅色傳承、推動綠色發展,奮力打造西部內陸開放新高地為主題,大力實施工業強市、生態立市、旅游興市戰略,圍繞集聚園區、城區、景區發展,強化決策力、執行力、控制力提升,奮力實現百姓富、生態美多彩貴州赤水篇章”的發展藍圖。實現這一愿景的關鍵在什么?關鍵在落實,落實,再落實!只有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才能不枉時代所賦,不負群眾所盼,不辱使命擔當。
赤水市葫蘆鎮高竹村五組群眾會,商議群眾脫貧事宜
二、心中有民抓落實
列寧說過這樣一句話:“泛泛之談,空話連篇,講些大家聽厭了的愿望,這就是當今有些‘共產黨員的官僚主義’。”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領導干部要少些“架子”,少發一些空泛議論,經常“下高樓、出深院”,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特別要到艱苦地區和矛盾困難集中的地方去多做些實際工作。
主動服務,上門服務。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工作行不行?服務好不好?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是我們的服務對象說了算,是老百姓說了算。所以,千忙萬忙,不抓落實就是瞎忙;千招萬招,不能落實就是虛招;千條萬條,不去落實就是“白條”。對經濟轉型升級、重點項目實施、民生有效改善等各領域各環節,市委的安排部署清清楚楚;如何依法行政?法律法規上也寫得明明白白。但中國是人情社會,常言道:人熟好辦事。坐慣了機關不一定對“辦事難”有切身體會,要辦成點事有時“難于上青天”。服務對象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不會去找局長、找市長、找書記,他怕找了之后局長、副局長、科長、工作人員給他“小鞋穿”,給他“臉色看”。所以,我們要沉下去,要上門去,懷著把老百姓當父母,把服務對象當兄弟姊妹的感情,堅持“眼到、心到、人到”去服務,去跟進,去落實,讓一個個的現實問題在我們干部的主動作為中迎刃而解,讓群眾和我們的服務對象經常地、直觀地感受到黨風政風作風的深刻變化。
專人服務,擔當服務。工作推進是一場擂臺賽,不能只關起門來悶頭干,還要打開門來比著干。每一件工作、每一個項目要用“一名領導一個專班一個時限一份問責”去盯死看牢,確保有人管,馬上干,一層一層往下壓實,一步一步向前推進,一點一點見到成效。每一樣工作的推進,都需要我們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這里放一炮,那里抓一把,緊一陣子松一陣子,冷一陣子熱一陣子。就好比我們在河里叉魚,一定要將魚叉插到底,插到河沙,否則即使有魚,你插到一半,看起來好像也在插,結果沒用,有魚你也叉不住。看似很熱鬧,但是工作是花哨的、落不到底的。
限時服務,高效服務。井無壓力不噴油,人無壓力晃悠悠。要把嘴上講的、紙上寫的、會上部署的東西付諸實踐,就必須讓督查和問責“兩把利劍”高懸。如果把督查和問責放在一邊,說得再好,講得再多,追得再急,工作仍然是有很大差距的,仍然不能實現市委的既定目標。因此,工作的落實,一定要跑表計時,到點驗收,讓作風不實在的人“沒面子”,履責不到位的人“挨板子”,工作不落實的人“沒位子”。要確保在重點上“哪壺不開提哪壺”,在成效上“提了哪壺哪壺開”。只有這樣,市委的每一樣部署才能落細落實。當每一件事情都有了結果,市委制定的大政方針,就能夠在赤水1852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中共赤水市委副書記、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牟明燈在白云鄉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三、心中有責抓落實
有多大的擔當才能干多大的事業,盡多大的責任才會有多大的成就。擔子有輕有重,現在有些干部就是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揀輕的挑。脫貧攻堅就有這樣的例子,局長讓給副局長,副局長讓給科長,科長讓給工作人員。艱苦的工作就像重擔一樣擺在我們的面前,就看我們敢不敢承擔、會不會應對、能不能出彩。
始終做到胸中有數。發展中的問題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關鍵在于對問題清不清楚。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更沒有決策權。做好領導工作的基本方法是: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我們不去了解問題的真正緣由,關起門來做工作、搞決策,憑老經驗想當然、拍腦袋,把自己的主觀愿望當作客觀現實,就不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可行辦法。這樣做的危害是巨大的。對已有經驗,一般細節,他人做法,要借鑒,但要具體研究,要深入到現實生活實踐當中去,既要分析一個縣域的普遍情況,更要深入鄉村研究具體問題。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清楚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在一線推進工作,在基層創造業績。
始終堅持求真務實。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問題麻木不仁,自欺欺人,甚至掩耳盜鈴。如果抱著“報喜得喜,報憂得憂”和“揭露矛盾遭批評,掩蓋問題得表揚”的不良心理,明知有問題而不敢揭傷疤,發現了問題而不主動擺出來,就會讓小問題演變為大問題,局部問題演變為全局問題,帶來無窮的后患。赤水個別鄉鎮的教訓深刻地啟示我們:老實人,敢講真話的人,歸根到底,于人民事業有利,于自己也不吃虧。愛講假話的人,一害事業,二害自己,到頭來總是要吃虧的。我們不要怕揭短露丑,有了問題,自己不講,又怕群眾講,遲早是要碰鬼的。因此,任何時候都要來真的、說實的。做人應該這樣,為官更應如此。
始終克服本領恐慌。關鍵時刻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責任擔當,是對領導干部能力水平的最好檢驗。人間萬事出艱辛,要始終把增強解決問題的本領作為前進的動力而不是沉重的包袱。那么,本領從哪里來?從學習中來,從實踐中來。人非生而知之,特別是在日新月異的今天,一段時間不看書,不看報紙,不看電視新聞,你可能真的就落后了,甚至說的話都會落伍。在脫貧攻堅期間,我們要求大家開群眾會,有很多地方開不下去,個別黨委書記甚至提出來“不能開群眾會,開群眾會矛盾會更多”。最后實踐證明,我們很多干部從“不會開”到“會開”,從開始“一哄而散”到后來“鴉雀無聲”,群眾的心順了,干部的勁也足了。事實勝于雄辯,只要我們虛心地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用心研究問題,盯住問題不放,“不恥下問”先當學生,然后再做先生,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就一定能夠成為這個領域的行家里手。
中共赤水市委副書記、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牟明燈在基層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四、心中有戒抓落實
一個地方的事業,成在干部作風,敗也在干部作風;一個干部的成長,成在權力敬畏,敗在放松自律。每個干部的職務有所不同,工作有所不同,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相同的,任何人不論官大官小,都要時刻牢記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
首要的是講服從。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黨員以服從決定為生命。講服從,是檢驗一個干部“四個意識”的試金石。對于一個黨員干部來說,講服從就是要在思想上對標對表,在行動上緊跟緊隨,在執行上堅定堅決,在落實上留印留痕。凡是組織研究決定的事項,所有人員必須無條件執行,而且要嚴格按照工作要求、時間節點,堅決地貫徹落實,不得擅自改變,不得背后妄議,更不允許在抓落實的時候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實。
重要的是強碰硬。弱者坐失良機,強者搶抓機遇。伴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矛盾與問題不斷疊加,把握得當,就能搶得先機,利及長遠;把握不當,就會錯失良機,長久被動。要見事快。機遇來臨時,迅速抓住,大膽行動,與“勢”俱進,向改革要動力,以創新謀發展。要反應快。敢干而不蠻干,困難都是客觀存在的,我們難別人也難,關鍵是面對困難時我們要比別人更有危中尋機的超常膽魄,比別人更有化危為機的超常努力。要行動快。用爭的心態,搶的勁頭,闖的勇氣,一心一意,全力以赴,一天也不耽擱,一刻也不懈怠,創造性地把機遇迅速變成現實。
關鍵是要干凈。要干事就必須要干凈,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敢碰硬,只有過得硬。林則徐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算算一個干部一生的工資:細水長流,都是百萬富翁!人生不過“日食三餐,夜宿八尺”。東漢時有個名臣叫楊震的,有人以十斤金子向他行賄,并說“暮夜無知者。”楊震答到:“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謂無知?”所以一定要相信“抬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云”在算,絕對沒有你知我知,一定會有天知地知。因此,我們要自覺遵守黨風廉政建設所有規定,堅守道德的底線和操守,一定要經常想一想、算一算我們的人生賬、自由賬、親情賬、工資賬、名譽賬。人生一輩子,平安是福,健康是福!絕不能為了貪一時之利而變成終身之悔,圖一時之快而變成一生之災。(作者系中共赤水市委副書記、赤水市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照片由中共赤水市委宣傳部提供)
(新媒體責編:zpl)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