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寶馬集團授權華晨汽車集團旗下綿陽新晨動力機械有限公司(下稱“新晨動力”)生產N20發動機,這是寶馬集團歷史上首次授權第三方生產寶馬發動機。
2015年,在之前良好合作的基礎上,寶馬集團再次授權新晨動力,生產基于寶馬“王子發動機”升級的汽油發動機。
2017年10月27日,王子發動機投產儀式在綿陽隆重舉行。
這些標志性事件是新晨動力輝煌發展的里程碑。而王子發動機的正式投產,既是華晨汽車集團掌握世界先進發動機核心技術的最新成果,也意味著華晨汽車集團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實現了合資反哺自主,使自主品牌在技術、品牌和體系能力等方面得到大幅提升。
■“王子”駕到
在業內,寶馬王子系列發動機可謂聲名遠播。
2006年9月,王子發動機在寶馬英國漢姆斯霍爾工廠投產。2013年峰值產能達到35.2萬臺。到2016年,十年間,王子系列發動機已生產超過210萬臺。該系列發動機曾應用于MINI品牌車型,寶馬品牌1系、2系和3系等。自2007年起直至2014年,王子發動機連續8年獲得由美國Ward’s Autoworld(沃德汽車世界)雜志評選的“年度最佳發動機”稱號。
如今,享譽全球的“王子”終于來到了新晨動力。
自2015年6月10日寶馬集團授權新晨動力生產王子發動機以來,寶馬集團和華晨寶馬40余人的專家團隊在采購、工業化、質量管理、銷售等方面無償提供對王者項目(王子發動機)的咨詢和支持,包括調整及優化組織架構,招聘市場化管理團隊的支持;嚴格遵循寶馬的管理流程和質量標準進行的員工培訓,建立周會議制度、月度會議制度和季度會議制度,共計培訓員工617人、召開會議522次。
經過寶馬支持團隊和新晨動力團隊28個月的努力,產品完全達到寶馬授權產品的質量標準。10月10日,寶馬支持團隊簽署了同意王者項目量產釋放許可證書。
■ 掀開發展新篇章
隨著保有量的增長,汽車能耗和污染已經成為全球性難題,鑒于快速發展的汽車產業及其消費對環境存在的諸多負面影響,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汽車環保政策法規、標準及相關條例,注重發展和應用新技術,提高汽車燃油經濟性。華晨汽車集團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基礎上,積極推動傳統發動機的節能環保再升級。本次新晨動力投產的發動機排放可達國六標準,且滿足2020年以后的油耗法規要求,為消費者提供先進的混合動力解決方案。此外,該項目的投產也將成為華晨汽車盤活存量、踐行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項目,對提升自主品牌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華晨汽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祁玉民在活動現場表示,王子發動機的正式投產,掀開華晨集團南方基地發展的又一新篇章。這是華晨集團與寶馬集團在新時期、新平臺上持續深化合作又一重要階段性成果,也是華晨集團通過國際合作掌握世界先進發動機核心技術的最新成果,對華晨集團自主品牌的發展意義重大。
華晨集團近年來積極貫徹國家產業政策,整車和發動機等核心零部件同步開發,傳統動力升級與新能源開發并舉,全力破解面臨的環保、法規難題,積極應對已經到來的動力技術、互聯網技術、安全技術的全方位挑戰。特別是通過與寶馬集團十五年來的合作,華晨持續引進寶馬集團國際同步的先進整車和發動機產品,合作領域從最初的整車合作擴展到“車、心”一體的共同發展。
王者項目發動機的成功投產,標志著新晨動力秉持精益的“工匠精神”,踐行“做中國最好的發動機”的企業使命,已成為真正掌握高端核心技術的自主品牌企業;是中國汽車發動機行業創新發展的典型案例,助力中國汽車工業智造發展邁上新臺階。
綿陽新晨動力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運先表示,新晨動力開創了中國多項第一,包括用“工業4.0”理念進行生產線的高端智能制造設計,發動機的性能既能滿足國六排放標準,又能滿足插電式混合動力需要;在王子發動機基礎上的升級開發、工業化建設等方面全面達到寶馬質量標準;寶馬支持團隊、市場化團隊、本土化團隊協同高效,28個月完成王子發動機家族的首款發動機量產等。
未來,王子發動機系列產品將規劃布局1.2T、1.6T、1.8T三款雙渦輪增壓、具有綜合產品優勢的核心發動機產品,逐步開發拓展機型以及未來混合動力拓展機型,并將采用國際領先的發動機開發管理模式,從設計上和管理上雙重確保產品的開發先進性、品質保證性和成本適應性,帶動自主品牌核心能力的整體提升,將華晨汽車集團打造成一個充滿創新能力、生機活力、競爭實力和發展潛力的優秀汽車企業集團,實現“十三五”期間企業進入世界五百強行列的戰略目標。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