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法治屏障 護航冰上絲路
2025年5月19日,法律服務“冰上絲綢之路”建設工作交流會在大連國際金融會議中心召開,來自最高人民法院、交通運輸部、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大連市有關領導,及10所高校代表、全國11家海事法院代表和4家地方法院代表、遼寧海事局等7家機關單位代表、7家企業代表、7家新聞媒體的百余位專家學者齊聚濱城,共商服務“冰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法治路徑。
大連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正古,大連海事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國全,大連海事大學黨委書記許民強出席會議并致辭。
李正古指出,“冰上絲綢之路”建設將為大連“兩先區”高質量發展提質升級。大連將以法治為引領,以開放促發展,在服務“冰上絲綢之路”建設工作中展現更大作為。
張國全指出,近年來海事司法聚焦提高涉外司法效能和公信力,實施精品戰略、品牌戰略、人才戰略,勇當全省法院審判工作走在前列的排頭兵,打造涉外海事審判的金字招牌,致力于為“冰上絲綢之路”建設提供堅實法治支撐。
許民強指出,大連海事大學著力培養涉外法治領域拔尖人才,加快培育海洋海事領域新質生產力,以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并推動“冰上絲綢之路”建設,為服務加快建設海洋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議圍繞法律服務“冰上絲綢之路”建設,研討、交流了三方面議題。上午的會議由大連海事法院黨組成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孫光主持,下午的會議由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朱作賢主持。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海洋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張文廣、大連海事大學國際海事公約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費珊珊、哈爾濱工程大學法學系主任、教授袁雪、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張乃根、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院長周江分別就法律服務“冰上絲綢之路”機制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法律助力“冰上絲綢之路”區域發展的成就與展望、“冰上絲綢之路”國際法治合作的規劃和推進作主題發言。隨后,來自11家海事法院的法官進行交流發言,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一級高級法官李偉、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副教授蔣躍川、上海海事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初北平對交流發言進行點評。
會議發言全面展示了法律服務“冰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最新理論與實踐成果,深入研討了極地航運減排責任的法律界定、國際海事規則與沿岸國監管的銜接機制、跨境海事糾紛的管轄權劃分、復合型北極法律人才的培養路徑等關鍵議題。特別邀請新新運航運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從實務角度分享了北極航線運營中的法律風險防控經驗。會議形成的專業建議將助力完善極地航運法律服務體系,特別是在環境風險防控、國際規則適用等關鍵領域,為相關企業機構開展北極業務提供了清晰的法律指引。與會法律界人士表示,將持續加強專業協作,共同提升“冰上絲綢之路”法律服務的精準性和實用性。(張添強)
(新媒體責編:fujia1125)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