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升維——擇高而立,AI智啟新程”第四屆6.16交通安全節在成都盛大開幕,活動由FM101.7 四川交通廣播(四川應急廣播)、四川神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交通行業交流盛宴。
圖為第四屆6.16交通安全節啟動儀式現場
圖為開幕致辭現場
AI時代,交通安全工作正邁向更智能化、更精準化、更高效化的全新階段。中國汽車改裝用品協會道路救援分會副會長、四川省道路運輸協會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神通教育集團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王祥兵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今年“6.16 交通安全節”的主題是“升維”,旨在聚焦AI時代,突破傳統思維,站在更高的維度,以更宏大的視野和更具前瞻性的創新理念,重新審視交通安全領域的發展,探索交通安全工作在認知理念、技術革新、模式重塑和行動升級上的新路徑、新方法、新舉措,從而賦能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管理全面升維,有力推動道路運輸安全領域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圖為四川省交通運輸工會副主席宋薇平發表致辭
交通運輸安全事關民生福祉與經濟發展大局。四川省交通運輸工會副主席宋薇平在致辭中表示,“6.16交通安全節”是一場交通安全知識與安全實踐交融的盛宴,交通工會針對安全節“暖途行動”等公益項目,呼吁更多行業組織和愛心企業更加關注貨車司機、出租汽車司機群體,共同營造關愛司機職工朋友的良好氛圍,讓安全關懷直達一線,從多維度多方面為從業者筑牢安全保障網。
圖為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發展中心智庫副主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熊燕舞發表致辭
道路運輸行業的長遠發展,離不開前沿的政策指引與理論支撐。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發展中心智庫副主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熊燕舞在講話中表示,我國交通安全政策從“頂層設計”到“基層實踐”,正在深度貫通,交通行業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到“質量躍遷”的范式轉換。他還以《道路運輸安全生產:升維新舉措、智慧新征程》為題進行了主題分享,從“管理強安、科技興安、文化潤安”三方面介紹了道路運輸安全生產的升維新舉措。
圖為“平時服務 戰時應急”四川應急廣播推介現場。
活動現場,四川廣播電視臺廣播融媒中心副主任肖建軍作了“平時服務 戰時應急”四川應急廣播推介。現場還舉行了四川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四川應急廣播訓練基地的授牌儀式,此次授牌不僅為交通安全領域行業內外資源整合提供了創新模式,也有利于增強公眾交通安全意識與應急能力。
圖為四川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四川應急廣播訓練基地授牌儀式現場
圖為浪潮集團與神通教育集團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
現場,浪潮集團與神通教育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進行了“交通安全大數據聯合創新中心”揭牌儀式,此次合作是一次強強聯合,將依托浪潮集團在云計算、AI、大數據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和神通教育集團在安全教育領域的專業優勢,共同推動智慧交通領域合作升維,助力交通安全數字化轉型升級。
圖為“交通安全大數據聯合創新中心”揭牌儀式
圖為“安全駕駛,暖心相伴”公益課時捐贈儀式
活動現場,神通教育集團為10家企業免費捐贈了“安全駕駛,暖心相伴”貨車司機、出租車司機在線教育公益項目課時。還正式發布了“神通智能體智行AI”,“神通智能體智行AI”的發布,將讓運輸企業精準安全管理觸手可及。
活動現場,多位業內專家和行業領路人也帶來了主題分享。他們聚焦AI時代道理運輸安全生產,探索道路運輸安全升維新舉措,全面提升交通運輸數智化發展新認知,從而賦能交通安全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圖為中國汽車保修設備行業協會會長、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原巡視員王水平進行主題分享
中國汽車保修設備行業協會會長、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原巡視員王水平以《抓好貨運安全的幾點思考——升維安全:穿透“隱形風險” 筑牢人貨環管新防線》為題進行主題分享,強調在貨運安全上要及時破窗修補,使貨物運輸更加安全。
圖為神通教育集團聯合創始人、總經理、交通幫商學院院長華艷紅進行主題分享
神通教育集團聯合創始人、總經理、交通幫商學院院長華艷紅以《AI賦能安全管理模式:10倍速提升安全管理能力》為題進行了主題分享,指出神通教育集團推出的“智行AI”將圍繞“1+1+1”數智化安全管理體系幫助交通運輸企業10倍速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圖為原阿里巴巴架構師 浙江省數字經濟學會專家委員武徹主題分享
原阿里巴巴架構師、浙江省數字經濟學會專家委員武徹以《智勝未來-AI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為題進行了主題分享,四川富臨運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雙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企業代表進行了分享。
現場還為四川省道路運輸協會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和專家頒發了聘書,為第四屆6.16交通安全節“交通人”頒發了榮譽。
今年 6 月是第 24 個全國“安全生產月”,“6.16交通安全節”是神通教育集團專為交通人首創的年度盛會,自2022年開始,已成功舉辦三屆。第四屆“6·16交通安全節”的序幕已經拉開,擇高而立再出發,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管理全面升維勢不可擋,道路運輸安全領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新媒體責編:zhangzhen)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