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組織 40 余名記者 赴浙江省采訪推動綠色發展情況,其中包括來自美國、英國、西班牙、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土耳其、韓國、日本、巴西等國家媒體的外國記者。此次浙江行期間,各國媒體記者團第一站就來到杭州的吉利控股總部。
在現場,中外記者對新技術應用、智能電動出行和新能源車出海等話題非常感興趣。浩思動力子業務集團—極光 灣科 技 CEO 王瑞平 作為主要發言人,圍繞全球電氣化轉型中吉利汽車動力技術的路徑和優勢與記者團展開了積極溝通,并回答了大家的問題。王瑞平首先向記者團介紹,浩 思動力 是2024年5月由吉利旗下動力公司Aurobay極光灣科技和雷諾旗下動力公司Horse科技組建成立的全新國際化合資公司。其中吉利占比45%,雷諾集團45%,沙特阿美10%。浩思動力在全球擁有5大研發中心、17 家生產制造基地,致力于為全球汽車整車廠商提供新一代動力總成智能解決方案。
當面對《華爾街日報》記者 問及“中國新能源車企為何能實現如此迅猛發展”時,王瑞平首先用一組震撼數據給出了回應:“中國汽車年產銷超3000萬輛,其中新能源車超1000萬輛。僅混合動力車型年銷量就達540萬輛,占全球混動市場的45%。這么龐大的數據,體現出強大的市場需求促進了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快速發展。”王瑞平還強調,另一方面從客戶價值需求 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不僅能節能減排,還能降低客戶里程焦慮,同時在駕駛舒適性、內外設計等方面同樣表現出眾,深受市場喜愛。尤其在中國市場,完善的充電樁等基礎設施,更是催生新能源市場的進一步發展。這些都是中國新能源產業快速崛起的核心驅動力。這種大環境下,同時培育了強大的產業鏈,這不僅意味著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優勢,更意味著快速迭代創新能力的形成,這也是浩思動力在全球電氣化的進程中贏得先機的關鍵。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