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邢臺、石家莊等地農村采訪發現,每到傍晚,不少煙囪冒著黑煙。
在我省農村,散燒煤一直是冬季供暖的“主力”,燒煤散發出的嗆人煙霧不僅污染著農村,也抬高了污染物濃度。為降低污染,2014年冬季我省各地開展了民用潔凈型煤替代工程試點。石家莊市則提前一年,2013年冬就在3.4萬農戶中推廣潔凈型煤,并置換清潔燃燒爐具。2014年石家莊市進一步加大對潔凈型煤和清潔燃燒爐具推廣力度,在轄區農村推廣使用38萬噸潔凈型煤。
潔凈型煤已經推廣,為什么籠罩一些村莊的煤煙卻仍然沒有消散?
用不起——潔凈型煤比普通散煤價格每噸高出100多元
邊建軍是石家莊市長安區南中奉村村民,記者走進他家時,只見他家院子角落里堆放著一些塊狀的散煤。邊建軍一邊往爐子里添煤準備做飯,一邊和記者聊起來。
“你們這兒不是推廣潔凈型煤了嗎?”
“2013年冬天市里號召使用潔凈型煤,并且每噸補貼400元,當年潔凈型煤的銷售價格是920元左右,扣除每噸400元的政府補貼,每噸煤的購買價是520元左右,比當時普通散煤市場價低100元左右,我家買了一些潔凈型煤用。”邊建軍介紹,2014年潔凈型煤實行了階梯價格,8月15日前為900元/噸,9月15日前為930元/噸,10月15日前為980元/噸,10月15日后為1000元/噸,同時,潔凈型煤補貼由每噸400元降為360元。可是,2014年普通散煤每噸才400多元,潔凈型煤比普通散煤價格要高出100多元。
“沒有了價格優勢,許多用潔凈型煤的又用普通散煤了,雖然有點嗆,但是實惠。”邊建軍介紹。
記者在村里隨意走進幾家農戶,發現大多堆放著普通散煤。
不僅僅是南中奉村,在元氏、內丘等地采訪,記者也發現,不少農民對于潔凈型煤持觀望態度。“雖然潔凈型煤有政府補貼,但是,加上補貼還沒有散煤便宜,而且還不知道好燒不好燒。”許多村民表示。
不耐燒——散煤封爐子一簸箕到天亮,型煤要一簸箕半
走進元氏縣北褚村許素祥家,一堆潔凈型煤和一堆普通散煤分別放在院子的角落里。
“2014年縣里提倡使用潔凈型煤,村里發宣傳單,大喇叭里也廣播,說政府推廣這種型煤,每噸給補貼360元,還給免費送貨,我先買了1噸多,潔凈型煤起火快,沒有煙味,但是火量小,硬度不如散煤,同樣數量的煤,潔凈型煤不如散煤耐燒。晚上用散煤封爐子,一簸箕就可以到天亮,而用潔凈型煤就要一簸箕半。”許素祥因此又買了1噸半普通散煤,急用火時燒潔凈型煤,封爐子時用普通散煤。
“我們村有人做過實驗,普通散煤發熱量6000大卡/千克,有的潔凈型煤才4800大卡/千克,雖然潔凈型煤無煙也有補貼,但一冬天要比原來多用好多,政府要是能多補貼點就好了。”元氏縣北沙灘村村民遠旭征說。
生產應用潔凈型煤是我省近兩年治理大氣污染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記者從省發改委了解到,潔凈型煤是由普通散煤添加脫硫劑、固硫劑、防水劑、助燃劑,混合攪拌烘干而成。由于我省生產潔凈型煤的企業正處于從無到有的建設階段,生產廠家規模小、產品標準不一,可能會出現質量參差不齊的現象。
為解決這一問題,2014年9月,我省制定了河北省潔凈型煤生產地方標準,經過加工后的型煤含硫量要求在0.4%以下,熱值為5750大卡/千克。同時要求生產廠家對進廠煤質檢測,每周出檢測報告,各地環保局、發改委每兩周對生產廠家的進煤質量和型煤質量進行檢測。
不配套——爐具和型煤不匹配,影響使用效果與推廣
在內丘縣鄧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家中,記者發現,雖然他也用了潔凈型煤,但煙囪還是向外冒煙,由于燒不透,填進去多少煤就產生多少垃圾。
“好馬需要配好鞍,潔凈型煤只有配套清潔燃燒爐具,才能達到最佳效果。”省新能源技術推廣站站長李惠斌介紹,他們做過實驗,質量達標的潔凈型煤在熱效率低的爐具里燃燒不充分,會影響其熱量揮發和使用效果。
“一臺清潔燃燒爐具大約1200元,我家原來的舊爐子好好的,為什么要再買新的?”農民的想法很現實。
為了減輕農民負擔,確保潔凈型煤使用達到最佳效果,2014年我省通過全省招標的方式,將“三不誤”、“光環”等34個知名品牌的清潔燃燒爐具列入政府補貼范圍,省財政拿出部分資金,每臺爐具補貼500元,通過政府補貼、試點示范,2014年推廣100萬戶使用清潔燃燒爐具。到2017年,全省農村將基本上淘汰熱效率70%以下的爐具,初步實現燃燒清潔高效化。
記者點評
推廣潔凈型煤還需再出實招
為減少污染,我省啟動了農村能源清潔開發利用工程建設,省財政拿出專項資金對購買潔凈型煤、置換清潔燃燒爐具給予一定的補貼,但是,農民還是覺得不合算。由此看來,讓農民自覺自愿使用潔凈型煤,有關部門和型煤企業在加大宣傳的同時,還需再出實招,拿出實實在在的措施,讓老百姓真正看到好處,得到實惠。一方面,要加強引導,進一步加大在潔凈型煤生產、燃燒方式和清潔燃燒爐具等方面的技術攻關,提高潔凈型煤及其爐具的質量,做到質優價廉。另一方面,應加強源頭管控,相關部門應結合當地煤源情況,制定地方強制性散燒原煤及制品的質量標準,對供應農村地區的燃煤實行定點、定質、定向管理,斬斷劣質散煤的供應。同時,組織各地開展嚴格的散煤質量檢驗與管理。(本報記者 趙紅梅)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