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職山東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才1年零5個月的尹作聲,近日被山東大學官方網站(www.sdu.edu.cn)把名字給拿掉了。同尹作聲一同被該校官方網站“除名”的,還有山東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婁紅祥。
這是一件頗為蹊蹺的事——既然這兩名校領導從官網中“除名”,那么,意味著被免職或者撤職,可不論是山東大學還是主管教育的上級教育部門,都沒有對免職或者撤職發布任何消息。對于一校的校領導,以網站“除名”方式來宣布其遭免職或者撤職,是不太嚴肅的,也不符合高校信息公開原則。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負責任的態度是,應該向師生和社會公眾,詳細交代這兩名校領導存在的問題,被免職或者撤職的原因。
這也進一步暴露出我國高校校領導任免機制存在的問題。如果校領導公選,那么,在選拔校領導時,師生擁有知情權、參與權和表達權,而在校領導上任之后,必須對選拔其的學校師生負責、述職,很自然地,在校領導離職、離任時,師生也知道他因何原因而離職,而不是被蒙在鼓里。
目前我國實行的高校校領導任命機制,是采取行政單向任命方式。為此,在新任校長任命時,師生連知情權也沒有,就更別提參與權、表達權和決策權了。如此任命的校長,其考核和評價也對上級行政部門負責,校長干得如何,師生也沒有評價權。
師生參與高校辦學,是現代大學制度的基本特征,也是有效約束行政權力的基本要求。從2012年起,我國已經在少數高校嘗試推進校長公選,但是,推進校長公選的力度和速度,都很有限,到目前為止,進行公選試點的高校,只有幾所,且不涉及任何有副部長級的985高校校領導選拔。
推進校長公選,實際是轉變政府管理高校方式,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的重要組成。現在的問題是,主導這一改革的,是政府行政部門,而要政府行政部門自主放權,阻力重重。改變這一局面,一方面需要政府認真落實國家教育規劃綱要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精神,以對高校辦學負責出發,改變原來的管理方式;另一方面,則需要針對目前改革進程緩慢的問題,探索建立新的教育改革機制,在立法層面,推進高等教育改革。
熊丙奇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