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是治癌最早的方法,但其主業并非為切癌而生;放療治癌晚了手術百多年,但后生可畏,出生高貴,專為治癌誕生!”
在日前奧地利維也納的第四屆放射腫瘤進展國際大會(ICARO-4)上,夏廷毅教授向全球掀起了一場“放射外科治癌模式——是既保療效又保生活質量的科技革命”宣講,悍然撕開治癌版圖“手術為先”的傳統格局!
“癌癥治療,病人療效質量雙保”——是技術方法進展的選擇,是社會進步需求的選擇,是患者生活質量需要的選擇!
夏廷毅教授指出:中國醫療新質生產力——腫瘤放射外科治療模式正在改寫世界治癌方式,其“保療效保質量”的革命性創新和顛覆性成就,更是喚起了人類對生命健康與美好生活的全面覺醒!
統籌/劉超 黃云子
采寫/張樟 金世彬
插圖/李丹丹
【1】觀念大轉變:從“手術唯一”到“放療可選”
誠然,手術是最早的治癌方法。但,最早,不是最好!
1786年,英國外科先驅亨特為患者腿部腫瘤執刀,49天后病人離世,解剖卻發現了肺部轉移!亨特沉重向世界宣示:唯可移動的早期腫瘤(原位癌),才值得做切除手術;而手術刀遇上晚期腫瘤,就只能“遙表同情”。
而今,中國科學家正掀起一場顛覆性的治瘤革命——“放療可選”的時代洪流,已不可逆轉地奔涌而至!
“手術外科之長,在于清創縫合、止血修補、異物取出、組織植入、器官更換,以及部分腫瘤切除。很多疾病,能刀到病除。但手術切除惡性腫瘤并不完美!”夏廷毅一針見血,直指手術治癌之殤,“其一、視覺盲區:癌細胞潛逃于肉眼之外,刀鋒難及;其二、手技局限:癌癥是細胞級病變,刀刃難斬盡;其三、手術有創:麻醉、出血、感染難以避免,有的人無法耐受手術;其四、切除腫瘤,器官損傷疊加免疫功能破壞,代價太大!”
“放療是專為治瘤而生的‘體內核能武器’!”夏廷毅旗幟鮮明,激蕩著中國科學家對醫療新質生產力的時代呼喚。
“放療是一種不開刀,不直接傷及器官,無需麻醉、沒有出血和感染的風險,還能刺激免疫軍團清剿癌細胞的遠程治瘤導彈,理應成為腫瘤治療的選擇。其優勢一、核能精準狙擊:所到之處腫瘤細胞無處遁形!優勢二、無創治療手段:器官功能完整保留!優勢三、免疫協同增效:激活淋巴細胞軍團乘勢清敵!優勢四、適應癥廣泛:從早期到晚期,全覆蓋克敵!”
如今,放療已發展至“強起來”的高級階段——放射外科治療!其臨床數據不斷刷新患者高質量生存紀錄,“唯手術才能根治”的百年教條正在被精準放療和放射外科治療碾碎。伴隨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科技飛躍、觀念革新、方法改進——腫瘤治療從“有創”向“無創”的科技變革,已成時代必然。
【2】技術大進展:從“短程火炮”到“遠程導彈”
放療——專為治癌而生的核能武器,歷經百年發展,早已脫胎換骨,讓人刮目相看了。
80年代的常規放療如同“短程火炮”:掃描精度低、照射范圍廣、足量打擊難,導致療效受限,副作用還大,給人們留下了放療不能根治腫瘤的深刻記憶。
隨著中國近40年全方位的突飛猛進發展,放療亦隨之“強起來”直達“精準放療時代”!
夏廷毅用軍備升級作為犀利比喻——
初級放療:猶如地雷、手榴彈。 鈷-60/直線加速器為常規放療時代:好比“無制導短程火炮”,作戰靠肉眼,頂多配個望遠鏡,精度極其有限。
今日的精準放療時代,放射外科就像東風快遞:已晉級為“精準制導的遠程導彈”,影像掃描、PET-CT猶如北斗衛星掃描,精確發現目標,CT/MRI定位系統精準鎖定目標,計算機系統精確計算能量,先進加速器TOMO刀、γ刀、質子刀等將強大能量聚焦釋放到腫瘤上,穩、準、狠打死癌細胞,最大限度保護正常細胞!
以治療早期肺癌為例,上個世紀放療確遜于手術。但一群志士不懈奮斗,終迎來革命性轉變:
1999年,留學毅然歸國的“洋博士”夏廷毅教授,敢為人先開創“無創治瘤系統工程”,率先構建“精準制導”定位體系——開創全國放療科專用CT定位之先河,推進放療從二維平面向三維立體飛躍!并開創國產體部γ刀放射外科技術治療體部腫瘤的“中國模式”,成為引領世界的標桿!
夏廷毅創建的放射外科治瘤模式,引領放療從“短程火炮”到“遠程導彈”的革命性跨越,強力推進人類健康保障和美好生活需求的高質量醫療服務!
征程不止!2022年,夏廷毅教授主編出版了國際首部放射外科專著《腫瘤放射外科治療學》。這部里程碑之作,不僅統一了全球放射外科名稱,更向世界宣告了中國醫療新質生產力正在重新定義腫瘤治療方式改變的可能性。
【3】學科大正名:從“醫技科室”到“臨床學科”
放療,一出生便被錯放了“搖籃”。
本該沖鋒在前、沖鋒服務患者的“臨床學科”,卻因歷史誤判被歸入“醫技科室”,如同“醫學界的丑小鴨”,長期在癌癥治療中扮演為“配角”。
破局者在2000年登場!夏廷毅銳意推進“無創治瘤系統工程”——學科建設,正式重構“精準放療”臨床學科地位。在三甲綜合醫院及名院林立的北京,他率領團隊,將空軍總醫院腫瘤放療科從輔診的“醫技科室”,重構為擁有80張床位的強大臨床科室,一舉奠定了全軍腫瘤放療中心及以放療為特色牽引的空總腫瘤醫院的核心基石。
這就是科學家的遠見與魄力!夏廷毅率先在實踐中確立“放射腫瘤學”的臨床學科地位,并以卓著療效成為“臨床學科擎旗者”——這一創舉,比國家層面正式將放射腫瘤學優化調整為臨床學科(2020年9月),足足提前了20年!
從“醫技”到“臨床”,這場學科大正名:不僅為“無創治瘤系統工程”筑就了堅實的“精準放療基地”;更為中國放療學科的騰飛和為“有創”到“無創”的治瘤革命,夯下了真正的“根據地”!
【4】結果大改善:從“臨床實踐”到“驚人結果”
作為中國精準放療的領軍力量,夏廷毅以“體內核能武器”的軍事理念,依托體部γ刀開創了“放射外科治瘤新模式”,利用其獨有的“虛擬粒子植入”與“人造布拉格峰”雙重優勢,形成洋蔥皮狀劑量分布,開展了高劑量摧毀腫瘤與周圍組織損傷最小化的系列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其臨床結果震驚四方。
早期肺癌:局部控制率高達95%,器官功能損傷風險<5%(顯著優于手術風險),1、3、5年生存率分別為93%、72%和60%,媲美手術外科治療結果。
局限期腎癌:開創放射外科保腎治療新紀錄,器官保留率>95%,5年生存率達81%(2017年發表),不僅媲美澳大利亞近年公布的3年生存率82%,更是早于美國2024年ASTRO大會“腎癌放療復興”提法10年以上。雙腎癌保雙腎病人已存活8年且功能無損的結果,徹底顛覆“腎癌必須切腎”的指南和共識。
局限期胰腺癌:實現2年生存率46.7%、5年生存率17%,成為修訂我國胰腺癌放療指南的關鍵證據。典型病例2001年治療至今生存,早世界頂級期刊《JAMA Oncology》近20年宣告“放療可根治胰腺癌”的前瞻性結果。
2023年7月,夏廷毅領銜國家級放療團隊入駐中核集團416醫院,共建中核名醫(夏廷毅)精準放療中心。短短兩年,該中心已接診覆蓋中國27個省級行政區、40余種癌癥患者,更引來日本、新西蘭等國際病友,在早期肺癌、肝癌、胰腺癌、腎癌、前列腺癌等取得根治性療效。
夏廷毅團隊從“開天辟地”的技術探索,到擁有堅實“臨床證據”的應用推廣,不僅成功定義了放射外科“無創治瘤”的中國方案,更在多個關鍵癌種治療上實現了“病人療效與質量雙保”對傳統手術的“雙超越”,并以十年以上的先發優勢引領全球放療發展潮流。其成果是“中國智慧”在腫瘤精準治療領域的卓越貢獻,有力推動了中國醫療新質生產力重新定義腫瘤治療的可能性。
【5】病人大覺醒:從“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
放療曾長期被誤解為輔助手段,患者多在晚期才被動接受。
縱觀宇宙,真理往往在少數人手里。夏廷毅教授開創“放射外科無創治瘤”,推動腫瘤治療從“有創”向“無創”革命性轉變,通過技術進步、方案創新和顯著臨床成果,開啟了新質生產力高質量服務患者的新路徑,患者也從“盲從指南-被治療”轉向基于療效證據和病人生活質量保障的“理性決策-選治療”方向轉變。
有三高和腦梗病史的早期肺癌患者,已躺上手術臺,卻在麻醉師到來前一躍而起——他放棄了手術,避免了開刀流血和各種并發后遺癥;他選擇了放療,在夏廷毅團隊的治療下腫瘤消失;
有雙腎同時患癌的特殊病人,在面對切腎的手術方案時,毅然找到夏廷毅,如今8年過去,病人腎功能完好無損,健康如初;
有三年兩次被確診肝癌的患者,兩次堅定選擇放療,腫瘤控制良好,生活質量無損;
有手術高風險腦膜瘤患者,被告知手術后可能“不癱就傻”,斷然選擇夏廷毅團隊,如今治療后14年生活健康風采依然……
外國的月亮不一定圓!放療雖起源于歐洲,其創新與未來定在中國。先進無創技術正呈燎原之勢加速普及。夏廷毅的放射外科技術革命,不僅是放療技術的突破,更是醫療人文的升華。其以臨床實證重塑患者認知,重新定義癌癥治療未來。正如他所言:“放射外科是科技進步的必然,是新質生產力高質服務的必須,更是病人的福音、時代的呼喚。”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