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日本一家POLA化妝品專營店被網友爆料,其門店公開貼出“中國人禁止入內”的指示牌,此舉引起了網友的強烈反響。25日下午,POLA官方網站發布聲明稱,該公司的代理店鋪張貼了對中國客人不敬的告示,對此由衷地表示歉意,已責令撤銷指示牌。26日,Pola方面還表示,已與該店店主解除委托合約,這家店鋪截至26日已處于停止營業狀態。
什么叫“不作就不會死”?涉事POLA化妝品門店的遭際就是最直觀的注解:作為日本“化妝界四大花旦之一”、知名化妝品牌的門店,竟公然張貼告示將中國人拒之門外,這無異于冒大不韙,是對中國人情感的傷害,更是對自我形象的矮化。
族類族裔族群歧視,是與平等、包容、尊重等價值背道而馳的觀念偏狹,也是自我本位下的“傲慢與偏見”,早已為現代文明所不容。應看到,當下的很多平權運動,都將矛頭對準了各種隱性的族類歧視。有著正常價值觀的企業都不會去觸碰這方面起碼的價值紅線。特別是走國際化路線的企業,更應該無差異地去尊重其消費者,而不會以國別、民族為區分依據對某個群體示以蔑視、敵視,這是國際化企業應有的價值自覺。
可涉事POLA專營店打出那敏感的告示卻毫不避諱:告示對人不對事,還具體點名,將禁止入內的對象鎖定為“中國人”,這份歧視針對性太過于明顯,來得赤裸裸。這不禁讓人訝異:都什么年代了,還敢公然搞族類歧視?罔顧基本的價值底線,就不擔心遭到輿論鞭撻和消費者“用腳投票”式抵制?……盡管POLA方面稱,店主針對的是個別客人,可這難為顯性的話語歧視洗白。
辱人亦是自辱,當涉事POLA專營店打出歧視性告示時,其實已自曝其“短”——短在觀念狹隘,短在無知無畏。到頭來,它也難免會為其族類歧視付出代價:在網上,有媒體在微博上發起了“日本寶麗公司就歧視中國人告示致歉,你怎么看?”的投票,結果逾6200人參加,幾乎對POLA一邊倒地表示不滿,很多人都選擇了“以后不會再買他家的東西”等選項。POLA品牌形象受損是必然的。
乍看起來,POLA品牌形象受損是被門店殃及,似乎有些冤。但在消費者眼中,大企業整體品牌形象跟其所謂的專營店、分公司、加盟店等的表現,本就是深度捆綁的,難免呈現出“一損俱損”的關系,這和景點商家宰客會損害整個旅游地聲譽一樣。一次言行不當,可能牽連苦心經營多年的整體品牌形象,讓其無數次的品牌宣傳白費,這就是市場和輿情制衡的力量,也倒逼著企業敬畏市場,尊重消費者,愛護自身聲譽的“羽毛”。
事實上,POLA能成為日本一線化妝品品牌,跟背靠巨大的中國市場不無關系。從市場因素考量,它也應呵護好中國這個規模巨量級的消費市場。可其門店不顧那句標語蘊含的民族痛感,必然讓其背上“過河拆橋”的鍋,企業本身也負有管理不力之責。雖然POLA官方已為此道歉,可此次辱華告示風波帶給它的負面影響,短時間內注定難以消弭。
尊重別人才能為人所尊重,辱人者往往也是自辱。對企業和個人而言,日企POLA深陷族類歧視風波留下的教訓,不可不汲取。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