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至明年3月,廣州正在開展的“六類場所、十項必查”消防安全專項行動中,清理違規停放、充電電動車是必查內容之一。相關部門將在小檔口、“三合一”、群租房等場所重點檢查清理,要求在各類建筑(場所)內部均嚴禁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或充電。
據介紹,今年,廣州電動車火災亡人數約占今年火災亡人總數的三成。如何讓電動車安全充電?黃埔區夏港街保稅社區擁有6個帶充電樁的單車棚。目前,廣州不少社區正在逐步推進充電樁建設。
今年火災致死案例中三成因電動車火災死亡
今年,廣州共發生電動車火災起數46起,傷亡8人,直接財產損失40萬元。其中受傷4人,死亡4人,死亡人數約占今年火災亡人總數的三成。而2015~2017年以來,廣州市共發生電動車火災122起,死亡10人,受傷8人,直接財產損失274萬。
高發場所:群租房、居民樓、小檔口、電動車維修檔等。
高發時段:凌晨零時至六時,占火災總數的近四成,且絕大部分電動車亡人火災均發生在該時段;多在電動車充電過程中發生。
原因:使用者有在白天使用、夜間充電的習慣,充電時間過長、發生故障不易發現等原因造成了夜間電動車火災多發。
切莫過夜充電 七成電動車火災發生在晚上
今年5月14日5時30分許,白云區鐘落潭鎮安平村安平路一村民自建房發生火災,過火面積15平方米,火災造成4人死亡,4人受傷。最后認定起火原因系民房首層西側樓梯間停放的一輛電動車電源線路短路,高溫熔珠噴濺引燃周邊可燃物所致。
“有電動自行車的市民注意,千萬不要過夜充電!千萬不要放在樓內首層或樓道內充電!”廣州消防防火專家稱,經統計,廣州有七成左右的電動車火災發生在晚上8時到次日凌晨6時,其中零時到6時發生火災更是占到四成。電動車充電8小時左右即可充滿,如果繼續充電,電池、充電器就會過充、發熱,很可能引起火災。而此時人們一般處于熟睡狀態,初期火災難以被及時發現和撲救,容易造成火勢擴大蔓延。
廣州市近年來火災數據顯示,五成左右的電動車火災發生在充電過程中,另外有25%電動車火災發生在行駛過程中,25%電動車火災發生在靜止停放狀態。
防火專家稱,雖然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標準規定,“電動自行車整車質量應不大于40公斤。”但是現在市面上很多電動自行車都超過了這個重量。電動車大量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的海綿坐墊、塑料車殼、燈具,這些高分子材料多沒有進行阻燃處理,燃燒速度快,且產生大量有毒煙氣。起火后煙氣沿著樓梯間迅速向上蔓延,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充滿了濃煙。它又是火災中的“金牌殺手”,人吸入幾口毒煙就會昏倒,甚至窒息死亡。
本月到明年3月清理違規停放、充電行為
今年3月15日,國家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發布的《中國電動自行車質量安全白皮書》顯示,目前我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為2.5億輛,電動三輪車社會保有量為5000萬輛,合計3億輛。
據廣州市政府2016年11月公布的《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電動自行車和其他安裝有動力裝置的非機動車不準上道路行駛的通告》,廣州市行政區域內禁止電動自行車上道路行駛。而據今年9月實施的《廣州市非機動車和摩托車管理規定》,郵政、快遞等行業可以使用符合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國家標準的電動三輪車從事社區配送服務。
據廣州消防部門消息,今年12月初到明年3月,廣州市大力開展“六類場所、十項必查”消防安全專項行動。
其中清理違規停放、充電電動車作為一項必查內容,將在小檔口、“三合一”、群租房等場所重點檢查清理,要求在各類建筑(場所)內部均嚴禁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或充電,一經發現必須立即清理。
黃埔區夏港街保稅社區:
設集中充電的電動車棚
目前不少社區正在逐步推進充電樁建設,其實在白云區棠景街道、天健廣場、天河區天成大廈、番禺區北聯村也都設置了集中充電的電動車棚。
據黃埔區夏港街保稅社區居委會負責人介紹,轄區范圍內存在部分老舊民房,此前不少居民習慣在樓道內充電、隨意停放電動自行車。從2016年起,夏港街保稅社區各個小區單車棚內開始加裝充電樁,采取投幣充電形式,充滿規定時間即會自動斷電,充電開關均有防水裝置。
目前夏港街保稅區擁有6個充電的單車棚,日均可解決電動車充電、停放200多次。為鼓勵小區內市民使用充電樁,養成電動車在單車棚停放的習慣,一元就可充電四小時,可供一輛電動車充滿。由于涉及專人管理,市民在單車棚停放也享受優惠,僅一次性收取10元“終身管理費”。
白云區:
推行便民充電站、共享電源
白云區各街鎮積極探索,通過設立便民充電站、“共享電源”等方式解決電動車充電難題。白云區石門街在社區居委會、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和出租屋片區先后建設了20個電動車充電點,方便居民充電。除了此類免費簡易式的充電樁,石門街還增加了一種投幣式智能化管理充電樁。
在白云區街頭,還出現“共享電源”。在三元里街佳豪國際皮料五金城附近,智能安全充電裝置現身街頭,過往居民只需微信掃描共享裝置上的二維碼付款,就可為電動單車充電。來此充電的劉先生表示,有了“共享電源”特別方便,充電兩小時收費僅一元。據悉,該裝置在充電過程中,可以檢測到充電是否已經飽和,可以自動斷電,防止過充,避免因過充而引發的電動車電池發熱、爆炸等事故,也避免電能浪費。下一步,三元里街將在轄內各小區、停車場等地逐步推行“共享電源”。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