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傍晚起,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大部分地區普降大到暴雨,其南部山區海拔600米的塔石鄉岱上村截至當晚11時,累計降雨94.5毫米,為浙江全省最大降雨量點。
暴雨使得塔石境內河流、山塘、水庫水位猛漲,村級道路、農田被淹沒,多處山路發生坍塌,交通中斷。面對險情,當地鄉村兩級黨員干部實行24小時值班,在風雨中堅守崗位,與群眾守望相助,成為了暴雨夜里最美麗的一道風景。
暴雨突至 第一時間趕赴防汛一線
7日晚6時,雨越下越大,絲毫沒有要停的節奏,這讓塔石鄉干部們的心懸了起來。“大家分管理處、分片下村巡查,注意安全。”塔石鄉黨委書記沈劍鋒在微信工作群里叮囑著,隨即鄉干部們拿著雨傘、拎著手電筒就下村去了。
塔石的夜晚本就很黑,大暴雨使能見度更加低,鄉干部龐茂康心里有些著急,一邊小心地驅車前往9公里外的大茗村,一邊電話聯系著村干部:“村里情況還好嗎?房子有沒有倒塌?農田有沒有淹沒?我馬上就到了!”
一停車,龐茂康就趕緊和在村里巡查的村干部會合,得知“前面有一處樹木倒塌”,二話不說就加入清樹行動中去。嫌撐著雨傘不方便,他干脆丟了傘,很快全身就被淋了個濕透。
“龐所,你這樣會感冒的,我這兒有雨衣。”旁人勸阻道,但龐茂康擺了擺手說道:“淋點雨沒什么,趕緊清理掉,什么都比不上群眾的安危!”
大家受其感染,紛紛放下傘,冒著大雨火速清理樹木。“龐所,村里其他情況都還好,我們大家都守著呢,你早點回去吧,衣服都這么濕了。”清理完道路,村干部又勸道。
“不急不急,我們再去看看村里幾戶獨居老人吧,看看有沒有需要幫助的。”顧不上擰干身上的衣服,龐茂康又轉頭鉆進了雨幕里……
風雨當前 干群齊心協力守護家園
凌晨的余倉村,大部分村民已經入睡,但村辦公樓依舊亮著燈,幾名黨員干部正交流著巡查情況。
“村里河道水位挺高的,不過這雨應該不會下太久,還撐得住。”“西邊那片農田淹得有點嚴重啊,房屋都還好。”“我們當務之急是要解決入口公路的塌方,不然外面的進不來里面的也出不去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
“那大家先輪流回家休息,留兩個人值班,明天天一亮我們就去清理道路。”“那可不行,大雨不停,我們就不休息!”“對,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們再堅持會。”大家紛紛附和。
天蒙蒙亮,該村黨員干部們就拿著鋤頭,扛著鐵鍬向公路塌方處出發。泥濘沾滿了褲腿,汗水濕透了衣背,但他們依舊熱火朝天。
這樣的場景還發生在高塘村。一夜過后,暴雨停歇,水位逐漸下降,但該村河道兩旁的農田已一片狼藉,竹樁倒了,秧苗翻了,順流而下的樹枝七零八落,這可愁壞了種莊稼的村民們。
“老鐘,你田里情況怎么樣?”正查看汛后災情的高塘村支書黃偉東問道。
“別說了,怕是都毀了,我試試還能救回來多少吧……”
“你別急,我先喊會計來看看,他是老農民了,遇事多,會有辦法補救的。再不行,我幫你到鄉里請行家來看看,我們大家伙兒都會幫你的,黨員就是來給群眾解決問題的!你放心。”黃偉東安慰道。
沒多久便來了3名黨員,幫助村民們收拾垃圾,清理竹竿。看農田慢慢地恢復原貌,村民臉上的憂愁也消退了一些。暴雨夜,不眠夜,險情已解除,守望相助依然還在延續……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