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 金昌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紀委 孫照倫
公路養護行業是交通領域的關鍵部分,黨風廉政建設更是其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直接關乎行業形象與公信力。“12345工作法”為公路養護行業黨風廉政建設提供了有效路徑,助力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圍繞“一個中心”,凝心聚力“促發展”
公路養護行業各級黨組織要以“公路養護主責主業”為核心。通過持續開展政治和思想教育,提升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與政治品格,憑借堅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行業力量,確保各項工作符合黨和人民的利益,推動公路養護工作在新時代不斷發展,為交通事業筑牢根基。
二、聚焦“兩個維度”,上下貫通“提效能”
(一) 樹立“一盤棋”理念 。 各級黨組織應將黨風廉政建設與公路養護工作緊密相連,做到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實現“兩手抓、兩手硬”。圍繞重點任務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以同題共答、同頻共振提升善為的能力、敢為的行動和有為的效果,打造從“點上開花”到“百花齊放”的工作局面。
(二) 構建“大監督”格局 。 構建“黨內監督主導,職能監督先行,民主監督為基,專項監督守關”的工作體系。整合監督力量,發揮紀委“監督的再監督”職能,提高職能部門監督意識,解決基層監督難題,推動監督效能向末端優化,以“大監督”促進效能“大提升”。
三、緊盯“三個關鍵”,縱深發力“求突破”
圍繞公路養護“人、機、材”三大要素,聚焦“關鍵人”“關鍵事”“關鍵時”開展監督。
(一) 優化事前監督 , 打足“提前量” 。 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嚴明紀律規矩。各級黨組織要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等決策制度,確保決策科學民主、權力規范運行,從源頭上預防腐敗。
(二) 深化事中監督 ,做細“三類監督” 。 日常監督常態化: 遵循“黨委安排部署到哪里,紀檢監督就跟進到哪里”原則,采用“四不兩直”方式督查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化解風險,保障工作有序推進。專項監督精細化: 針對養護工程等廉政問題易發頻發領域,開展精細化專項監督,排查風險,制定防控措施。深化拓展“1+N”聯合監督: 組織多部門聯合開展監督,加強與其他單位的交流合作,發揮協同監督優勢,提升行業整體協同作戰能力,推動工作提檔升級。
(三) 固化事后監督 ,做實“后半篇文章” 。 堅持查問題、找根源、促整改一體推進。針對不同問題根源制定整改措施,推動建章立制,加強教育引導,杜絕整改不力問題,實現常治長效、標本兼治。
四、靠實“四個責任”,傳導壓力“促落實”
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四個責任”,形成層層抓落實的格局。
(一) 扛牢主體責任 。 各級黨組織要認識到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是政治責任,將其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定期研究,明確責任,為黨風廉政建設提供組織保障。
(二)壓實“第一責任人”責任。 黨組織負責人要履行好“第一責任人”職責,親自部署重要工作、過問重大問題、協調重點環節、督辦重要事項,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做好示范。
(三)壓緊“一崗雙責”責任。 班子成員要落實“一崗雙責”,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融入工作,抓好分管業務和人員的廉政工作,定期匯報情況,及時解決問題,形成全員參與的良好局面。
(四)落實監督責任。 發揮紀委監督職能,將責任落實情況納入監督清單,對履職不力的單位或干部進行追究,確保“四責協同”機制有效運行。
五、抓好“五項措施”,同向發力“見實效”
各級黨組織要將一體推進“三不腐”和廉潔文化建設融入黨風廉政建設,統籌推進,取得實效。
(一) 強化不敢腐的震懾 。 堅持對違紀違法問題“零容忍”,聚焦重點領域打擊“微腐敗”“暗腐敗”。用好“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規范運用“三個區分開來”,既要從嚴監督加壓,也要鼓勵擔當作為,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業氛圍。
(二) 扎緊不能腐的籠子 。 加強權力監督制約,排查廉政風險隱患,推進“當下改”和“長久立”,創新工作方式,優化機制流程,強化廉政風險隱患源頭防范。
(三) 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 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通過正反兩方面教育管理黨員干部。將廉政教育常態化植入黨內組織生活,開展形式多樣、參與度高、體驗感強的廉政教育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增強不想腐的自覺性。
(四) 提升作風建設效能 。 樹立“作風問題無小事”理念,持續轉作風、補短板、強弱項。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防“四風”反彈。開展專項治理,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基層減負增效。
(五) 打造廉潔文化品牌 。 推進清廉交通建設,結合養護工作打造清廉工程、廉潔工地。融合勤廉元素,加強陣地建設,開展主題活動,鼓勵創作宣傳,講出公路好故事、唱響廉潔好聲音,逐步匯就文化矩陣、品牌力量,讓廉潔理念深入人心。
公路養護行業黨風廉政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關系到行業發展和社會穩定。“12345工作法”構建了完整有效的黨風廉政建設體系,公路養護事業必將在良好政治生態中蓬勃發展,為經濟社會繁榮穩定提供堅實的交通保障!
(作者:孫照倫)
(新媒體責編:wa12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