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北京玄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玄武巖纖維復合粉料增強噴射混凝土技術研究與應用”“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模板/模具技術研究與應用”“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輕量化工程車車廂技術研究與應用”三項核心技術產品科技成果評價會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技術市場協會組織召開。
評價專家組由行業多位權威專家組成,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嘉麒,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長張景安,國際歐亞科學院材料學部秘書長、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原副司長阮汝祥,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兼人才發展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李志民(擔任專家組組長),中鐵十四局集團副總經濟師、首席專家趙譽,北京建筑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教授索智,中國中建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七設計院副院長胡亞茹,以及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檢測中心檢測九院顧問總工韓繼云等專家。
會上,北京玄澤新材料公司項目研發技術負責人從開發背景、技術內容、應用情況及經濟社會效益等方面向專家組作了詳細匯報。專家組通過聽取匯報、質詢討論和會議評審,最終形成評價結論:三項科技成果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
這些基于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技術的研發項目技術難度大、創新性強,擁有豐碩的自主知識產權成果,包括20余項發明專利、10余項外觀設計專利和3項技術標準。項目成果已在國內多條高鐵、普鐵及高速公路項目中實現產業化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此外,相關技術還將在匈牙利、吉爾吉斯斯坦、越南、沙特等國家的基建項目中落地,預計在國際范圍內能夠實現可觀的規模效益。
此次科技成果評價不僅是對北京玄澤新材料科技研發實力的高度認可,更是激勵公司持續創新、為行業作出更大貢獻的動力。公司將以此次評價為契機,積極響應國家智能建造發展戰略,緊密圍繞新材料和智能化行業發展趨勢,以創新研發、科技賦能和產業應用為核心,不斷提升創新力、產品力和競爭力,為中國智能建造和材料市場的發展貢獻力量。
(新媒體責編:wa12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