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糧食安全的格局中,中國的糧食安全始終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025年5月13日上午一場圍繞我國糧食安全發展、糧食產量及安全紅線堅守為目標的主題發布會在河南鄭州召開。
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中共河南省委咨詢組研究員、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長張占倉,河南工業大學糧食產業經濟研究院原院長汪來喜,微生物肥肥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仝振剛,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理事、菌安天下發明人胡鑒,河南安利綠色防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農藝師鄒文娜,廣西沃森菌安天下生物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農藝師盧億,中國農資傳媒、農資導報、中華網、中國新聞網、中國都市報、河南電視臺大象新聞、河南日報、今日河南、中原作家等媒體及全國區域總代理及經銷商一起參與見證了此次新品發布啟動儀式。
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圍繞全球糧食安全形勢,極端天氣頻繁提出未來的農業兩個關鍵詞:“精準化,高標準”;三個重點字:“根、耕、肥”;四個核心目標:“品質,產量,健康,綠色。”他指出:“根”是農業的根基,耕地是農業生產的命根子,這是糧食安全的根本保障,要嚴守耕地紅線,加強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肥”并不是說單純的肥料使用,而是強調科學合理施肥和注重新型肥料的研發應用。例如微生物菌肥中的有益微生物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釋放養分,還能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長,減少病蟲害,降低化學農藥的使用。他提出保障糧食安全穩定產量仍然是重要的基礎,但是在全球糧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更為重要,在這一方面,菌安天?下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和表率。它不僅修復土壤,還在提質增效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中共河南省委咨詢組研究員、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長張占倉從宏觀戰略角度分析指出,河南作為農業大省,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核心區,其耕地質量的提升對全國糧食安全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修土復田不僅關乎當下的農業生產效益,更是一項著眼于長遠的戰略舉措。通過持續推進修土復田工作,能夠增強耕地的可持續性,在保障農業生產的長期穩定發展方面作用巨大。
近年來國家主推高標準農田建設,在政策設計層面明確提出“化肥減量增效”的發展目標,重點圍繞的依舊是科學施肥,精準施肥和推廣新型肥料。微生物肥料作為減肥增效的重要替代品,具有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肥力,促進作物生長,減少環境污染等多重優勢,契合當下的發展趨勢,符合農業綠色發展的長遠要求。未來微生物肥料開發應用和質量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通過基地實驗,示范推廣,要探索出適合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的肥料應用模式,更要加強對微生物菌肥的監管;要注重修土復田的發展,做好政策引導,技術支持;要組織引導農戶樹立科學種植意識,提高農業病蟲害防治,土傳病害的相關學習,不斷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真正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水平的意識,促進農業新技術,新產品的實際應用效果。
河南工業大學糧食產業經濟研究院原院長汪來喜結合學術研究和科技實踐,就戰略升級,糧食產量和增產與耕地紅線,微生物菌肥與農產品品質幾個方面展開論述。汪教授指出:“在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體系中,耕地質量是農業生產的‘命根子’,是保障糧食穩定供應的核心要素。糧食產業安全與土壤安全息息相關。耕地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糧食的產量。這些年國家在政策層面的導向支持,為微生物菌肥的生產和推廣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也為致力于修復土壤的企業發展創新,創造了條件。修土復田能夠減少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降低土壤污染風險,從而生產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優質農產品,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業產業升級。同時,農業產業的升級又會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和人才投入到農業領域,形成良性循環,進一步推動修土復田工作的深入開展。”
他說:“微生物肥料的質量和安全至關重要,活菌數量和質量需要重點規范。通過微生物菌肥在國內科研團隊開展數年實驗來看,起到了前瞻性的效果,也產生了杠桿效應。比如使用減少化肥用量30%,土壤有機質提升0.3-0.6%,可有效改善土壤環境,為農作物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這都是實實在在的效果。微生物菌劑產業是新的藍海,在我國微生物菌劑研發機構不足10%,發達國家能達到30%—50%,這為我們未來的農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更加精準的方向。”
微生物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仝振剛說:“‘累死自己卷死同行’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真正的目標應該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廣闊天地,‘菌’有作為。恭喜大家選對了賽道,瞄準了一款好產品。這意味著:大單品,大機遇,大事業,大成就,大作為。”
菌安天下發明人胡鑒說:“菌安天下提高土壤肥力,驅蟲提質,提升作物品質的能力得到了廣泛有效的驗證。如今菌安天下修土復田新品上市,保護我們的耕地紅線,筑牢糧食安全關,我們以‘一瓶活菌安天下’為核心的宗旨不變,以液體滴灌產品修土復田,匹配現代化農業高效發展,是‘說到做到’的配套產品。未來菌安天下圍繞的依舊是國民健康,安全餐桌,菌安天下的每一份功勛,都離不開團隊的每一個推廣者。”他重點強調:此次修土復田的新品等于把發酵罐移送到田間地頭,讓土壤修復和改良更快。他說:“沖施效果比菌安天下好,又同時解決了用戶沖施‘貴’的問題。可以有效修復土壤,解決種植難題,讓種植大戶更受益。”
胡院士系統給大家講了修土復田的研發原理和使用技術。
河南安利綠色防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農藝師鄒文娜則強調:“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農業發展需求下,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修土復田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通過政府、科研機構、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加大對修土復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力度,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提高公眾參與度,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修土復田的良好氛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筑牢糧食安全根基,實現農業的高質量發展。”
媒體記者代表肖列說:“修土復田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修土復田工作通過科學合理的土壤改良技術、生態修復手段,能夠有效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恢復土壤生態功能,為農作物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來自河南南陽的經銷商韓群生說:“菌安天下微生物技術對污染土壤進行修復,成本低、效果好,我做了許多實際數據,農戶喜悅,我也備受鼓舞。此次新品推出,我推廣起來更有信心了。” 來自山西的經銷商代表韓美霞說:“通過廣泛宣傳修土復田的成功案例、技術成果展示可以提高廣大種植戶對修土復田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增強他們參與修土復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要的是用了以后能產生實際的效益,這個很有吸引力,只要推廣起來參與的主動性就強。”
此次會議匯聚了農業領域的眾多權威專家、行業代表,圍繞修土復田與農業發展的緊密關系展開深入探討,為推動我國糧食安全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彰顯了“菌安天下修土復田,科技賦能未來農業”的決心。(王欣)
(新媒體責編:wa12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