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要求各地區、各部門進一步樹立全球視野,更加積極主動地走向世界,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開展跨國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合作水平,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口岸是國家對外開放的門戶,水路運輸特點是運輸能力大、運輸成本低、投資少,特別適合大宗貨物運輸。
宜賓雖處內地,但有著萬里長江第一港這一得天獨厚的水運口岸,借力長江黃金水道,使水運口岸平臺功能充分輻射四川乃至西南各省,是促進宜賓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從內陸城市轉變為開發、開放高地的有效途徑和現實需要。
水運口岸作為開放型經濟的重要支撐,是國家安全的前沿陣地和重要屏障,承載著保安全與促發展的功能,一個穩定、安全的國門環境是水運口岸高效運轉的前提。
隨著宜賓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口岸風險也隨之增大。口岸面臨的國門安全風險,第一是外來有害生物入侵風險。國門生物安全密切關系到國內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各類檢疫性有害生物一旦傳入我國,可能造成嚴重的生態災難。以松材線蟲為例, 1982年傳入我國以來,給我國林業生態造成極大的破壞,據統計,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第二是口岸公共衛生風險。蚊、蠅、鼠等醫學病媒生物易通過國際貿易貨物和集裝箱傳入我國,引起如鼠疫、寨卡、登革熱等傳染病跨國境傳播。第三是反恐怖風險。當前國際反恐形勢越發嚴峻,恐怖襲擊方式多元化,核、生物、化學有害因子可能隨集裝箱傳入我國境內,口岸核生化監測成為反恐的重要手段。
構筑國門安全防線是檢驗檢疫機構的職能、職責,同時也需要多方共同參與,才能建立兼顧安全與效率的全方位防控措施。第一要加強技術保障。從口岸核心能力建設和動植檢規范化建設著手,強化疫情防控設備、設施配置和體制機制建設,為國門安全做實技術保障。第二要加強口岸安全和應急管理。建立口岸國門安全合作機制,加強部門間的聯防聯控,實現信息互通、風險預警、定期開展反恐怖演習和應急演練驗證機制有效性。第三要推進國門生物安全社會共治。加強教育培訓,在社會上廣泛倡導國門安全意識。
許多商品的國際貿易對口岸功能有著硬性要求,拓展口岸進出境業務,為宜賓外向型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需要進一步增強口岸能力,拓展口岸功能。
一是發揮四川自貿區帶動作用。瀘州是國務院批復的四川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所在地,同樣擁有水運口岸,宜賓城市功能定位,與瀘州有相似之處,應積極探索瀘州港、宜賓港兩港協作,探尋宜賓臨港片區的自貿區協同改革,在宜賓臨港將四川自貿區臨港片區創新政策充分復制推廣,以此增強水運口岸發展競爭力,促進川南臨港經濟發展。
二是提升水運口岸資質。隨著宜賓水運口岸腹地對外貿易迅猛發展,二類水運口岸的局限性已逐漸顯現,主要表現在進口糧食、肉類、水果等各類指定口岸需要國家開放口岸資質,二類口岸不能辦理外輪代理資質,國外海船公司無法在宜賓港設立集裝箱還箱點等,導致目前宜賓口岸腹地區域很多企業是從上海、重慶等口岸集散,增加了企業成本,同時,宜賓港正在建設的散貨泊位,也需要國家開發口岸的資質支撐。
三是發展口岸綜合保稅區功能。目前,宜賓口岸保稅物流園區運轉順暢,但缺少綜合保稅區功能,限制了口岸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應推動在宜賓臨港建立綜合保稅區,將宜賓水運口岸納入綜合保稅區的組成部分,依托口岸綜合保稅區功能,發展國際配送、采購、出口加工、跨境電商等業務,使未來宜賓進出口貿易口岸優勢更為明顯。
在進出口貿易中,除了物流成本、港口作業能力等硬件條件外,口岸申報、通關、放行等過程的便利度也對口岸招商引資、外貿發展影響巨大。為增強口岸綜合競爭力,需要進一步提高口岸服務能力,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一是加快推進“單一窗口”建設。5月24日,李克強總理在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單一窗口”要在今年底前覆蓋所有口岸。通過“單一窗口”,所有的進出口手續可以一站式辦理,貨物清關流程更加便捷、順暢。目前,在宜賓口岸尚未設立“單一窗口”,應由政府牽頭,各部門聯合,共同建設“單一窗口”,實現“三互”大通關,減少企業負擔,促進外貿發展。
二是優化口岸通關流程,全面推行關檢合作“三個一”。通關時間過長,可能使企業承擔滯箱費、影響工廠生產,耽誤船期,導致合同風險等不利后果。為進一步優化通關流程,全面推行關檢合作“三個一”,需要加強口岸信息化建設,在一次查驗基礎上實現一次申報和一次放行,設立關檢聯合查驗平臺,將通關全過程由串聯式變為并聯式,提高口岸運作效率,降低營商成本。
三是壓縮口岸檢驗檢疫流程時限。通過在宜賓口岸全面實施無紙化報檢、無紙化放行;推廣進口保稅商品預檢核銷制度;探索對檢疫合格后,需要實驗室品質檢驗的商品,實施承諾召回制度等方式減少貨物、集裝箱滯港時間,進一步降低口岸檢驗檢疫流程時限,提升服務質量。
宜賓水運口岸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優勢明顯,產業基礎雄厚,港口條件優越,在口岸開放驗收時被評為長江上游功能設施最好的口岸。開港以來,宜賓水運口岸集裝箱吞吐量年年翻番,從2011年的8055標箱,到2016年已突破30萬標箱。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宜賓水運口岸前景光明,將會在未來發揮更大的物流樞紐作用。為推動宜賓深度融入”一帶一路“,需要進一步發揮水運口岸既有優勢,實現錯位發展。
一是進一步發揮進口糧食指定口岸平臺功能。2014年10月,宜賓水運口岸順利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專家組的考核驗收,正式獲批進入《第一批進境糧食指定口岸名單》。今年以來,進口業務開始迅速增長,上半年,宜賓港進境糧食到港8721噸,已大幅超過往年全年總量,預計今年進口糧食能夠達到2萬噸。同時,宜賓市目前正在打造生豬養殖、生牛養殖“兩個500億”的產業,宜賓臨港開發區正在籌建糧食產業園,北大荒等大型用糧企業已經簽約入駐宜賓臨港,這都會在將來產生巨大的用糧缺口。需要進一步筑牢口岸疫情防線,發揮好進境糧食指定口岸平臺功能,促進宜賓乃至周邊市州的釀酒、飼料、畜牧等產業發展。
二是充分發掘西南礦石貿易集散中心作用。四川是用礦大省,對鉻礦等礦產品需求量大,礦石貿易各方對口岸檢驗能力有較高要求,往往選擇熟悉的口岸進行交割。目前,宜賓口岸已經打造了進口礦石取制樣中心并順利運轉,需要進一步發揮取制樣中心的礦石集散作用,加大對外宣傳推介,增強企業信心,依托礦石集散中心新平臺,服務四川礦石貿易發展,使之成為宜賓經濟發展新引擎。
三是充分發揮口岸輻射功能。宜賓臨港開發區的進港鐵路專線已經開始動工,未來“鐵水聯運”“公水聯運”等多元物流通道的串聯優化,將進一步體現出宜賓水運口岸的物流樞紐功能。利用黃金水道,充分發揮口岸積聚、輻射和服務功能,推進宜賓臨港和西南各市州聯動發展,是推動宜賓充分融入”一帶一路“的強大動力。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