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警郵同心 護航平安”平安南海大巡講暨防范知識送萬家活動在佛山市九江郵政局舉辦,并進行30名郵政快遞員加入平安南海護航志愿者授旗儀式,這標志著九江各街巷多出30名平安志愿者,為平安創建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
30名快遞員加平安志愿者隊伍
“你好,你的快遞到了,請下來拿快遞。”這是時下最受歡迎的一句話,快遞員的電話逐漸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他們每天走街穿巷,自然能獲悉街道的第一手資訊。為利用好這資源,打造平安南海、平安九江,九江派出所和九江郵政局聯合開展“警郵同心 護航平安”平安南海大巡講暨防范知識送萬家活動,并舉行了平安護航志愿者授旗儀式。
授旗儀式前,南海分局公關科民警古sir針對郵政快遞工作人員的工作性質和特點,向他們講解了日常出行需要注意的交通安全問題,以及如何識別并舉報違法犯罪活動。“如果你們在投遞快遞時,遇到可疑情況,就要及時舉報。”古sir再三強調;同時,成立九江快遞員防范微信群,如發現可疑人物或違法犯罪線索都可在群上舉報,為平安九江貢獻一份力量。
“平安南海,護航有我”,郵政快遞員代表共同喊出志愿者口號,并舉行簡單的授旗儀式,標志著九江又新增了30名平安志愿者。據中國郵政佛山市南海區分公司九江分局營銷經理區國棟介紹,九江郵政共有30名路面快遞員,一年365天風雨無改地送件,每天外出工作超6個小時,發現治安線索肯定比平常人多。“有些員工回來說,他們有時候送件時會看到有人爬墻準備偷東西,或者會遇到老人摔倒的事情。”區國棟表示,也希望通過和派出所強強聯合,為平安九江貢獻一份力量。
活動現場,派出所還向九江郵政局送上近萬份防詐騙、防非法集資、防傳銷及禁毒宣傳手冊,屆時快遞員在派件時將會把這些防范手冊一同投遞到每家每戶,使轄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學”防范知識。
“這一帶車輛多,路口多,平時駕車投送快遞時要注意交通安全;這一帶巷子多,日常送快遞時要注意有沒有形跡可疑人員,一旦發現違法犯罪線索,要及時用手機拍照發到微信群,提供給我們”古SIR坐著快遞員小陳的摩托車跟隨來到九江洛浦路、建設路,一方面叮囑小陳注意安全,另一方面也在戶外實地手把手教小陳如何識別違法犯罪分子、舉報違法犯罪,使其快速成長成為一名合格的平安護航志愿者。
據了解,按照“警郵同心 護航平安”活動部署,南海分局將以九江郵政快遞員加入護航平安志愿者為契機,通過動員培訓,逐步使全區各鎮街快遞員加入到護航平安志愿者團隊來,不斷壯大隊伍,為“平安南海”建設做出更多的貢獻。
“私人訂制”精準做好26個村居安全防范宣傳
當天,在下西村委會還舉辦了九江首場“警郵同心 平安巡講“進村居活動,由南海分局公關科民警、南海講師團成員古SIR為100多名長者傳授各種防非法集資、防傳銷和防詐騙的“干貨”知識。
“如果有人跟你說,通過網絡資本運作可以賺取高額利潤,慫恿你介紹身邊的親朋好友加入,那么你就要小心避免掉入傳銷陷阱了。”古SIR結合最近熱點傳銷案例,向群眾講述了傳銷常見的手法,尤其是目前出現的新型傳銷手段,利用資本運作等作為“幌子”拉人騙錢,最后讓人血本無歸。“傳銷最根本的就是利用人貪婪的心理,讓你以為輕輕松松就能賺取高額利潤,然后對你一步一步的洗腦,最后你就成功落入圈套,血本無歸”。
“古SIR授課有別于其他講課方式,語言風趣、接地氣,寓教于樂中讓大家學到很多防范知識,大家都很喜歡,希望這樣的巡講活動以后能多點舉行”下西村委委員林雪容接受采訪時這樣說到。簡單的例子、幽默的講課方式受到了現場觀眾的喜愛,市民表示收獲良多。“這只是首場活動,接下來,我們將按計劃到每個村居開展巡講活動,最大限度覆蓋各個人群,讓更多的人受益”。九江派出所民警王永和說,圍繞防非法集資、防傳銷、防電信網絡詐騙、防盜搶、禁毒、交通安全等知識,根據每個村居巡講對象的不同,巡講團隊提前準備巡講內容,為每個村居不同對象定制他們最需要的防范知識“大餐”。活動期間,派出所民警還在現場設置了毒品展示區,向前來參加活動的群眾介紹認識毒品,提醒居民拒絕毒品、遠離毒品,并向參加活動的人員逐一派發了禁毒、防電信網絡詐騙、防盜搶宣傳手冊,全力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識及辨別違法犯罪的能力,壓減違法犯罪的發生。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