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昂揚奮進,砥礪前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中國郵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程中勇挑重擔,昂首闊步,向著建成世界一流郵政企業的目標昂揚邁進。從今天開始,本報推出《喜迎十九大》專欄,反映各地郵政在貫徹企業經營發展理念、全面實現轉型升級、推動黨建工作發展等方面的生動實踐,展現全國郵政職工開拓創新、努力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嶄新風貌。
其美多吉駕駛著郵車,作為社會運輸車輛頭車,駛入剛剛開通的雀兒山隧道!趺均i 攝
|
寫滿經文的龍達撒向湛藍的天空,五顏六色的經幡掛在瑪尼堆上,潔白的哈達獻給神山,9月25日14:35,在海拔5050米的雀兒山公路埡口,其美多吉和易曉勇用傳統的藏族禮儀,告別曾經與他們相依相伴的雀兒山。其美多吉和易曉勇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郵政分公司郵車駕駛員,負責甘孜到德格郵件的運送。此時,在這個雀兒山公路的最高處,他們雙手合十,以額叩壁,感謝這座神山多年來對郵車駕駛員的庇護。
這是他們最后一次駕駛郵車翻越雀兒山。9月26日,隨著世界上最高海拔的超長公路隧道——海拔4378米的雀兒山隧道正式通車,川藏郵路上的所有郵車將改道從那里通過,不必再繞行兩個多小時的危險山路。
海拔6168米的雀兒山藏語意思為“山鷹飛不過的山峰”,是川藏公路北線進藏必經之處,山上高寒缺氧,有8個月被冰雪覆蓋,山路為土石路,高低不平,坡陡路彎,最窄處僅容一車通行,被稱為“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險”。
63年來,駕駛員不畏艱險駕駛著郵車每天穿行其上,忠實履行著郵政普遍服務義務,確保黨報黨刊、郵件的運送安全和暢通。其美多吉在這條有“雪線郵路”之稱的郵路上跑了整整28年,平均每月要翻越雀兒山20余次。因堅守與奉獻,他入選“感動交通十大人物”,他所在的康定—德格郵路車隊更是榮獲“中國運輸領袖品牌”。
這天一大早出發時,其美多吉的妻子澤仁曲西依然像往常一樣為丈夫送行,祈禱著丈夫平安歸來。這也是“雪線郵路”上的一個傳統,為的是讓隨時可能面臨危險的駕駛員們心中有一個牽掛,讓他們有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活著回來的勇氣和信心。
坐在顛簸的郵車上,記者恍如置身云端,一邊是石塊遍布的陡坡,一邊就是懸崖,令人不禁膽戰心驚,遇到轉彎處,車頭仿佛要沖出山路,感覺隨時會落入深淵。再加上頭痛胸悶、心慌氣短等高原反應,簡直讓人欲哭無淚。而其美多吉他們對此早已習以為常。
晴朗的天空下,陽光耀眼。其美多吉說這是最好的天氣,沒有飛石和泥石流,此時的路也是最好走的時候。最危險的時候是冬季,當地有“冬過雀兒山,如闖鬼門關”之說。因為雪天白茫茫一片,根本不知道路沿在哪里,就靠押運員在前面以腳步探路,郵車沿著其足跡向前行駛;風攪雪常常突如其來,大風攪起漫天雪花遮住駕駛員的視線,如果停車車前會瞬間堆起一座四五米高的“雪山”;最危險的是路面的暗冰,行駛其上,稍有操作不當就會滑下山谷……據當地交通部門粗略統計,僅1995年~2003年,該路段就累計發生交通事故371起,死亡68人。
難舍難分地告別了雀兒山公路埡口,其美多吉駕駛著郵車一路前行。路經海拔4800多米的五道班營地時,負責道路維護的道班工人們聽到郵車喇叭聲,飛奔而出,他們與其美多吉和易曉勇熱情相擁,彼此有說不完的話。這也是他們最后一次在山上相見了,雀兒山隧道通車后,長年在山上堅守的五道班也將撤離。多年來,他們一起在山上經歷了無數冰風雪雨,相互扶持,早已親如兄弟。道班需要蔬菜、糧食等生活用品時,是其美多吉他們幫忙捎上山來;郵車駕駛員被困時,是道班工人開著“戰馬”(他們對鏟車的稱呼)開路,讓郵車順利通過。五道班工人說,遇到風雪時,往往是郵車打頭陣先行通過,后面的社會車輛再沿著郵車的車轍翻越雀兒山。問其美多吉和易曉勇怕不怕時,他們笑著說不怕,只要駕駛著自己心愛的郵車,再大的風雪、再危險的路段都絕對有信心穿過。
高隘子、雙涵洞、38彎道、陡石門、老虎嘴、鬼招手、燕子凹、老一檔……每經過一處,其美多吉都會鳴笛示意,這些曾經讓人談之色變的艱險處,對郵車駕駛員來說卻分外親切。其美多吉說,雀兒山就跟自家院子一樣,山上哪里有落石,哪里會有泥石流,路上哪里有積冰,哪段路上的積雪有多厚,哪段路基較硬,哪段路基較軟,什么天氣會有什么路況等都了如指掌。駕車在雀兒山上,就如同在自己院里騎車。
在其美多吉的記憶中,郵車在雀兒山上發生過兩次最嚴重的交通事故,所幸都有驚無險。一次是在老一檔,上坡時,為了給迎面駛來的失控的客車讓路,保證客車上乘客的安全,郵車駕駛員主動擦石頭邊行駛,車輪撞上突出的石塊,帶動方向盤強力轉動,將駕駛員的一條手臂打斷。為了保證郵件的時限,駕駛員用一只手開車將郵件安全送到德格,在簡單包扎后,第二天又單手駕車返回甘孜。另一次是在燕子凹,也是上坡,前面的貨車剎不住,向后滑行,眼看要沖下懸崖,為讓其行駛到安全地帶,郵車駕駛員主動倒車,沒想到冬天路面太滑,車輛失控,眼看就要滑下懸崖,所幸車尾部的備胎頂住了懸崖壁上一塊突出的巖石,郵車倒栽蔥般矗立在懸崖外壁,駕駛室懸空,駕駛員躲過了一劫。郵車被拉回山路上后,一看還能行駛,駕駛員二話沒說,開車就走,繼續運送郵件。郵政人都說這是神山的保佑。藏諺說,做好事的人會得到神山的庇護。
32公里長的雀兒山公路,其美多吉這天足足走了兩個多小時,而他說這是用時最短的了。冬季,在山上堵一天一夜是家常便飯,堵兩天三天時有發生。山上氣溫多在零下20多攝氏度,因怕柴油凍住打不著火,又擔心柴油被耗盡,駕駛員們常隔一個小時發動一次車輛。他們堅守著“大件不離人,小件不離身”的工作要求,餓了就啃幾口備好的糌粑,渴了就往嘴里抓幾把雪,凍得實在受不了時就把備胎卸下來點著取暖。因為在山上待的時間過長,下山時常常滿臉浮腫。甘孜縣郵政分公司總經理益登燈真說,每當天氣異常他就會無比擔心雀兒山郵路上駕駛員的安全,因為山上沒有信號,根本聯系不上,心中那種煎熬無以言表,后來郵車裝上了GPS定位系統,一看到山下出現了郵車信號,自己心中那塊石頭才算落地。他感嘆道,在這條路上,郵車什么苦都吃過、什么危險都經歷過。
9月26日,其美多吉駕駛著心愛的郵車,作為社會運輸車輛頭車,從德格方向第一個駛出剛剛開通的雀兒山隧道,開往甘孜縣。
雀兒山隧道全長7079米,攻克凍土、涌水、斷層、巖爆和通風供氧等施工難題,歷時五年建成通車。它的開通被德格人稱為“二次解放”,它讓天塹變通途,將原先32公里的山路縮短為7公里,將至少兩個小時的行程縮短為10分鐘,更帶來了通行的安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也將駛上快車道。“雪線郵路”由此優化調整后,時限也縮短了1.5天,更為重要的是,郵車駕駛員的安全更有保證,郵件的運送更加快捷通暢,郵政普遍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將進一步提升。
搖開車窗,其美多吉手中揮舞著哈達,深情地回望了一眼雀兒山頂,他的心中充滿了眷戀,這也是“雪線郵路”上所有郵車駕駛員的感受。在開車上路的第一天他們就盼望著隧道的開通,但真的開通了,他們心里又是那么不舍,這里留下了他們太多的故事和青春記憶。其美多吉說:“雀兒山隧道是‘雪線郵路’新的起點,而‘雪線郵路’精神將永存,我和我的兄弟們一定會把優良傳統保持下去,更好地做好普遍服務。”
再見,雀兒山!祝福行駛在新郵路上的駕駛員一路平安!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