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郵車、分報刊,然后將報刊郵件送到用戶手里,這是江蘇揚州市郵政分公司杭集支局鄉郵員顧松學每天的工作。顧松學說:“因為每一封信件背后都有一顆期待的心,只有把信件妥妥帖帖送到收件人手里,這顆心才能放下。”
1986年,顧松學成為一名郵遞員,至今已31年。他說:“就像每天上課一樣,一晃眼就過去了。還好身子骨硬朗,從未耽誤過‘一節課’。”“江蘇省最美交通人”“江蘇最美基層共產黨員”“全國優秀農民工”、黨的十九大代表……這一個個榮譽,是對他的認可,也是對他最好的激勵。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鄉郵員,服務鄉村、服務鄉親,一直是顧松學的追求。他說:“要牢記‘人民郵政為人民’的服務宗旨,從自身做起,用更高的服務標準來帶動整個郵政的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要心系百姓,做到有人的地方就有郵政服務。”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各地迎來網購風潮,杭集鎮每天要送的郵件量也隨之增加,在投遞中有時也會遇到一些“死信”,找不到收件人或者地址不夠詳細,顧松學從不會一退了之,他用一個本子記下來,邊投遞邊打聽,直到準確投出為止。投遞工作,辛苦枯燥,顧松學30年如一日。他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受到鄉親們的一致好評。現在只要聽到“突、突、突”的摩托車聲,大家就知道是顧松學來了。
在顧松學的辦公室和摩托車上可以看到很多塑料袋,他說:“如果遇到下雨天這些塑料袋就派上了用場,用塑料袋捆扎起來,報紙信件到客戶手里時,就不會被雨水淋濕、泡爛了。”
30多年的郵路,自行車、電動車換成了摩托車,“小顧”喊成了“老顧”。他投遞的報刊信件達到500多萬份,無一差錯;他走過的郵路已超過47萬公里。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