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科圖。 陳夏嫦/漫畫
高校"掛科王"科目榜走紅 近30所高校學生吐血推薦
眼下正逢高校期末考試季。近日,一份不完全版的《中國各大高!皰炜仆酢笨颇堪瘛凤L靡網絡,全國近30所知名高校的學生“吐血推薦”,將該校的“掛科王”科目頂到榜單。學生掛科,是課程太難還是學生沒好好學?對于掛科,學生和老師的看法怎樣?南國早報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榜單走紅
理工科掛科率高于文科
“有一年,60人的班級掛了44人!边@是復旦大學學生在力推《自動控制原理》上榜的推薦語。北大的《應用隨機過程》、華中科技大學的《電路原理》、西安交通大學的《概率論》、同濟大學的《機械制圖》被稱為“掛完上冊掛下冊”。而在武漢大學,“掛科王”是《近代史綱要》,該校甚至還流行一句話:“校車上請給老弱病殘孕及掛掉史綱的弱勢群體讓座!
榜單顯示,理工科掛科明顯高于文科。而從學生所掛科目的類別來看,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課位于前列。在“掛科王”榜單上,雖然沒有廣西的大學,但記者走訪區內一些大學生發現,一些如《高數》、《大學物理》、《微積分》等榜單上常見的一些課程,也是廣西學生易掛的科目。
廣西大學中加學院的曹同學告訴記者,她身邊的朋友都算是學霸型的,上課認真,不翹課,按時交作業,可每次一到考高數,還是見她們緊張地念叨“又要考高數了,怎么辦?”她認為,文科生普遍怕數學,加上計算機、商學院等不少分院系學生都要上這一課程,所以更容易上“掛科”榜單。
原因探析
是態度問題還是能力問題
學生掛科,是態度問題還是能力問題?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的劉先生,曾經修過榜單上的《計算物理》課程!捌綍r作業都很難,考試也不容易。很多學生學到學期的一半,基本上就放棄了!眲⑾壬f,他當年也是第一次掛了,后來補考才通過。不過,劉先生承認:“考試掛科,主要還是自己的問題。”
廣西某電力設計院的王先生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曾選修過榜單上的《數學分析》、《機械設計》等專業課!跋瘛稊祵W分析》這種課程,比高數還難,而有的老師也抓得嚴!蓖跸壬f,有的老師從不給步驟分,一看結果不正確一分都不給;有的老師從不在考前復習劃“范圍”,這讓不少大學生很不習慣。
“除了少數課程相對較難外,掛科更多的是態度問題,而非能力問題。”廣西大學商學院梁老師認為,考慮到大學的學科性質,不排除有幾門課的確相對較難,但功課的難度并非是影響及格率的主要因素,而一般學生掛科,通常都是因為學生談戀愛、玩游戲等荒廢學業所致。
話題延伸
掛科制度作用幾何
其實,各大高校的掛科排行榜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此前網上就曾多次曝光類似排行榜。伴隨著近些年的擴招,以及高校學風的影響,大學掛科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以至于不少大學生調侃“沒有掛科的大學,便不是完整的大學”。
“掛科的確不是件好事,但不能說掛科的學生就不是好學生!睆V西財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的小周說,身邊有人愿意專注學習,用分數來表現自己的能力;也有很多人愿意專注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比如創業。不過,大多數掛科的學生,都是因為翹課太多,學生還是應該以學業為重。
不少老師表示,掛科是倒逼學生好好學習的辦法,有時比點名更奏效。也有老師質疑,掛科制度真正起到督促努力學習的作用不大,因為一些大學生知道掛科只會影響一些評優保送等機會,卻不會影響到畢業,不過是多考幾次,直到考過為止,所以對掛科并不太重視。
“掛科的學生應該更多,這樣的掛科制度會更有效!睆V西理工學院一名老師介紹,不少學校都規定了課程考核的不及格率上限。學校要求學生成績呈正態分布,一般中間段成績約占70%,高分成績和不及格段分別不超過15%。否則,學校的教務部門就會介入調查。一些老師唯恐學生不通過,在考前“劃范圍”已經成為常態。
經驗借鑒
寬進嚴出提高淘汰率
“掛科在歐美發達國家更為普遍,這源于這些國家寬進嚴出的教學理念。”本位教育留學專家馬紅華介紹,在國外,諸多因素都會導致學生掛科,比如考試不過關、作弊、上課缺勤、不按時交作業等。而且,國外的作業和考試很多,作業要求高,寫不好被要求重寫很正常;學生延期畢業也普遍;上課時還會經常有小考,這就要求學生平時認真聽課。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荷蘭有些學校,課程及格率只有30%左右,而在美國只有60%的大學生能夠在6年內畢業。德國大學對學生的在校學習時間不做限制,但淘汰率在30%左右。法國的大學淘汰率有的接近50%。
廣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老師認為,長期以來,我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受苦,大學放羊”已成為一種社會意識。這便導致掛科問題嚴重,大學教育質量難以保證。要解決問題的根本,還是應該寬進嚴出,提高淘汰率,讓不用心學習的人難以獲得畢業證書! (南國早報記者 劉瓊)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