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國家郵政局寄遞渠道涉槍涉爆隱患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嚴密防范、嚴厲打擊非法制販、走私槍爆物品違法犯罪活動,進一步強化寄遞渠道安全管控,日前,河北、吉林、黑龍江三省郵政管理局分別召開會議,傳達貫徹國家局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部署相關工作。
河北省郵政管理局
指出,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增強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按照“標本兼治、多方施策、綜合治理、系統治理”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工作措施,著力補齊短板,以隱患清理、源頭管控、環節治理、查堵結合為重點,采取超常措施,從嚴從緊、從細從實抓好槍爆物品禁寄管理,全面提升寄遞渠道涉槍涉爆隱患風險防范能力,為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和保障國家長治久安營造安全穩定的寄遞服務環境。
會議要求,一是牢固樹立“四個意識”,高度重視、認清形勢,切實增強打好寄遞渠道涉槍涉爆隱患集中整治專項行動這場硬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明確任務目標,落實責任,依法經營。各企業要全面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牢固樹立安全與發展并重的理念,把企業主體責任牢牢扛在肩上,明確責任分工,壓實工作責任,切實做到親自抓、負總責,責無旁貸的抓好、抓實安全生產工作。要設置安全保障機構,配備專職安全員。要加強安全培訓,實行持證上崗制度。要加大從業人員培訓工作力度,嚴格執行寄遞企業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資質培訓制度。要切實加強寄遞渠道安全管理工作,嚴格落實安全防范逐級責任制。要明確各部門、各崗位的安全防范責任,落實安全員的檢查職責,建立健全自身監督機制,開展經常性的郵件、快件安全防范自查,配齊安全檢測設備,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整改。將安全責任落實到每一位員工的崗位責任制中,并與職工考核相掛鉤,切實把好收寄關,從寄遞渠道源頭上杜絕收寄環節出現違禁物品。要狠抓“三項制度”落實。根據行業發展需求,不斷完善應急預案,定期組織企業開展相關應急預案演練工作。三是協調聯動,嚴格執法,監管部門不斷強化寄遞渠道安全監督檢查。要采取日常檢查、突擊檢查、聯合檢查、明察暗訪、調取監控錄像記錄、試寄測試等多種方式,切實加強對各企業落實安全生產相關制度的監督檢查。要堅持安全違法“零容忍”,發現一起,通報一起,處罰一起。充分發揮寄遞渠道領導小組作用,繼續加強各成員單位的協作配合,部署開展聯合監管專項行動,建立定期案(事)件通報、分析、研判機制,形成打擊懲治利用寄遞渠道寄遞涉槍涉爆物品等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
吉林省郵政管理局
要求,各市(州)局要盡快制定開展寄遞渠道涉槍涉爆隱患集中整治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全力抓好寄遞渠道涉槍涉爆物品查堵工作。要采取超常措施,從嚴從緊、從細從實抓好槍爆物品禁寄管理,全面提升寄遞渠道涉槍涉爆隱患風險防范能力,為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和保障國家長治久安營造安全穩定的寄遞服務環境。
會議強調,要明確任務目標,強化組織領導、責任落實和措施保障,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要廣泛宣傳引導,營造“依法用郵、安全用郵”的良好氛圍。要壓實工作責任,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始終保持高壓態勢。
黑龍江省郵政管理局
指出,各市(地)局要從講政治顧大局的角度部署寄遞渠道涉槍涉爆隱患集中整治專項行動,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批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國家總體安全觀。要充分發揮寄遞渠道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作用,進行聯管聯控,從嚴從細抓好槍爆物品禁寄管理,全面提升全省寄遞渠道涉槍涉爆隱患風險防范能力。
會議強調,各市(地)局要充分認識全省寄遞渠道安全管理工作面臨的形勢,切實增強做好集中整治專項行動的責任感、緊迫感。從三個方面切實抓好寄遞渠道涉槍涉爆隱患集中整治專項行動。一是嚴格落實“三項制度”。建立責任倒查機制,集中開展涉槍涉爆隱患排查整治,突出安全隱患、薄弱環節、重點地區整治,加快推進實名收寄信息系統應用,開展聯合打擊,提高整治實效。堅決執行不驗視不收寄,不實名不收寄,不安檢不發貨。二是督促指導企業切實加強涉槍涉爆物品安全管控、對分支機構和加盟企業的安全管理、對從業人員防槍防爆教育培訓,與協議用戶逐一簽訂安全保障協議,明確安全責任。各寄遞企業要切實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隱患排查,強化企業安全機構、安全員、品牌快遞企業區域安全負責人履職效能,積極開展自檢自查,層層傳導落實,突出抓好安全信息報告制度執行。三是要壓實工作責任,郵政管理部門開展雙隨機檢查要因地制宜,按實際要求,強化主體責任履職監督檢查,檢查要有痕跡。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敢于較真碰硬,嚴厲打擊寄遞涉槍涉爆物品等違法違規行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打擊一起,始終保持高壓態勢。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