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郵政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服務“一帶一路”發展的需求,緊緊抓住落實“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重要機遇,堅持創新驅動引領發展,加大包裹快遞業務發展力度,積極推進國際合作,打通物流大通道,打造更有實力、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寄遞翼”,為推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暢通和文化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中國郵政輕小件寄遞業務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出口跨境電商業務量60%以上的小包裹通過中國郵政渠道發往海外。2016年,中國郵政國際輕小件業務出口量為9.43億件,其中,國際小包業務量為7.57億件,e郵寶業務量為1.86億件。今年一季度,國際小包業務量為2億件,e郵寶業務量為6000萬件。
加強國際間合作
古時的“絲綢之路”是一條商貿物流大通道,今天的“一帶一路”因跨境電商有了新的內涵。隨著中國產品口碑的日漸提升、跨境電商平臺的不斷搭建,兩者產生的“化學反應”,正促使“中國制造”更多更快地進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作為跨境電商產品寄遞的主渠道,中國郵政積極推進“互聯網+快遞”,發揮網絡優勢,實施“走出去”戰略,全力服務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跨境電商的發展。
2015年9月3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總經理李國華與俄羅斯聯邦郵政總裁德米特里E·斯特拉什諾夫簽署了《關于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加強合作推進跨境電商市場發展的協議》。雙方就開發跨境電商配送新產品和鐵路運郵方面展開合作。
2016年4月,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主辦的2016中國(重慶)跨境電商郵政高層論壇舉行。論壇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郵政代表圍繞“合作共贏、促進發展”主題,以服務跨境電商、發展跨境包裹寄遞業務為核心進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具有開創意義的合作設想,分享了新產品開發、郵政改革創新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并一致通過了《重慶宣言》。
2016年3月,中國郵政主辦了中俄郵政、海關、鐵路六方會談,推進中俄國際鐵路運郵常態化。一個月后的4月10日,搭載著295袋、共計23110件國際掛號小包的K19次國際列車從哈爾濱西站發出開往莫斯科。5月23日,搭載了10袋、444件水陸路俄羅斯國際掛號郵件的K3次“北京—烏蘭巴托—莫斯科”列車順利抵達莫斯科。至此,哈爾濱至莫斯科的K19次、北京至莫斯科(經烏蘭巴托)的K3次國際客車運郵測試成功。目前,中國郵政已就中俄間客運班列常態化運郵相關方案完成與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協商,方案已交海關總署審核中。
伴隨著一列列中歐班列的開通和營運規模的擴大,運郵測試工作也在積極推進。2014年,“中歐·鄭新歐”“中歐·渝新歐”班列帶運國際郵件測試成功。2016年5月,重慶和哈爾濱被海關總署列為中歐鐵路運郵試點城市。同年10月,“中歐·渝新歐”班列全程運郵測試成功。中國郵政正在為實現中歐班列運郵常態化進行不懈的努力。
創新產品和服務
根據跨境電商市場需求,中國郵政不斷完善和設計新的物流產品,開辦了多渠道(郵政和商業)、多附加值(保稅、倉配、集貨、退換貨)、多層次(高中低服務和時限)的進出口寄遞服務,極大地提升了“一帶一路”沿線的快遞物流服務能力。
在出口業務方面,中國郵政聯合電商平臺先后開辦了國際小包、e郵寶、e包裹、e特快等寄遞業務。在進口業務方面,開辦了進口商業快件、保稅進口、中郵海外購、進口e包裹、e特快和中韓海運EMS業務。同時,提高郵政口岸的處理能力,優化國內網絡組織;上線了進口郵件在線報關和繳稅系統,加快了郵件的清關速度。據中國郵政速遞物流公司國際業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一年,e郵寶新開了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烏克蘭、巴西等20多個路向,今年下半年還將開通泰國、越南、哈薩克斯坦路向。俄羅斯路向的e郵寶日發件量目前已超10萬件。
中國郵政在掛號小包的基礎上推出信息可跟蹤的小包產品,目前已與德國、荷蘭、波蘭、匈牙利等11個國家郵政開展了跟蹤小包業務,提升了國際業務的服務質量。郵政速遞物流通過建立海外倉,為中國賣家提供“商業出口+倉儲+落地配+退換貨”一體化倉配服務。今年下半年,郵政速遞物流計劃在俄羅斯、印度、巴西建立海外倉。
發揮郵政口岸優勢
立足于國際寄遞市場,中國郵政借助郵路通達世界的優勢,擴大與國外郵政對接口岸,與海關部門攜手打造高效、便捷的清關通道,暢通國際電商包裹運營渠道。截至今年4月底,中國郵政共設立國際郵件互換局兼交換站49個、國際郵件互換局8個、國際郵件交換站10個。
2015年12月31日,義烏國際郵件互換局啟用,實現了“當年審批、當年建設、當年驗收、當年運行”,對義烏提升國際物流時效具有重要意義。2016年4月26日,中國(合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揭牌暨合肥國際郵件互換局運營啟動,這是安徽首個國際郵件互換局,成為服務安徽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支撐和窗口。2016年12月16日,中國郵政西安郵件處理中心項目開工,該中心集中國郵政干線運輸中心、西安郵件處理中心、西北倉儲物流中心、國際郵件互換局、跨境電子商務西北中心等5大功能于一體,有望成為西部首屈一指的集國內國際郵件處理、物流倉儲、電子商務為一體的綜合樞紐。今年3月28日,濟南國際郵件互換局啟動運行,從此山東中西部11個地市的進出口郵件可在濟南直接辦理總包通關,國際郵件進出境更加順暢。此外,郵政速遞物流昆明、烏魯木齊、石家莊等快件監管中心也相繼運營。這些自動化的國際郵件處理中心大大提高了郵政口岸的服務能力,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悉,未來,中國郵政將加快推進南京集散中心國際功能建設,形成以南京集散中心國際港為自主航空網絡核心節點,北京、上海、廣州等口岸為一級節點,杭州、福州、廈門等口岸為二級節點的立體化郵政口岸網絡。
融入“一帶一路”、服務“一帶一路”是中國郵政的歷史機遇,也是中國郵政的光榮使命,“傳郵萬里”的責任擔當必將在“一帶一路”中煥發出新的光彩。(記者 王健)
(新媒體責編:shen)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