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萬鄂湘連任新一屆民革中央主席,八大民主黨派中央本輪換屆工作全部完成。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是具有政治聯盟性質的、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祖國統一事業的政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萬鄂湘生于1956年5月,湖北公安人,法學博士學位,教授。2000年,他被任命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當時,年僅44歲的他是共和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大法官。
他所創辦的法律援助機構“武漢大學社會弱者權利保護中心”,多年來為全國數萬人提供免費法律援助,受到國內外新聞機構和政府部門的高度贊揚。
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
從1990年加入民革至今,談及27年的民革經歷,萬鄂湘坦言:“對民革組織的感情愈加深厚,對民革優良傳統的體會也愈加深刻。”
五年前第一次當選民革中央主席時,萬鄂湘指出,加強參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參政能力和水平,仍然是民革自身建設的一項重要課題。
談及未來工作,萬鄂湘強調,民革將聚焦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建設美麗中國、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等具體任務,找準履職盡責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提出真知灼見。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丁仲禮院士當選新一屆民盟中央主席。
丁仲禮是著名地質學家,由于在地質與環境研究方面的突出貢獻,48歲即當選中科院院士。
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
他總將自己的研究經歷敘述得很平淡:“很簡單、很平常。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在20年的時間里做出一項能夠經得起歷史考驗的科研成果,就沒有白過。”
主要由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的民盟,誕生于1941年的抗戰烽火之中。接過民盟歷史的接力棒,丁仲禮感到使命光榮,同時責任重大。
回顧往昔,丁仲禮特別提到他非常尊敬和愛戴的民盟中央原主席費孝通,費老提出的“出主意、想辦法,做好事、做實事”方針,引領民盟人走出了一條發揮民盟智力優勢,參與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的新路子。
展望未來,丁仲禮內心藍圖已然繪就,要帶領全盟各級組織和廣大盟員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切實履行參政黨職能,在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社會服務方面持續發力,繼續“奔走國是,關注民生”。
新任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1956年12月出生,山東嘉祥人。1996年,時任山東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的他進入政壇,成為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期間,他先后分管行政審判、國家賠償、民商事審判工作,較早提出了“商事審判”的工作思路,民、商事審判分設,后在全國法院實行。
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
2007年郝明金上調中央,出任監察部副部長,參與調查處理了50多起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查處了多起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參加了多部國家重要法律的研究制定工作,是一位資深的紀檢監察干部。
多年從事法律工作的郝明金思維活躍、邏輯清晰,談及未來工作的開展,他提出,在順利完成新老領導班子交接后,要遵循“穩中求進”工作法,當務之急是明確當前全會工作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抓什么、怎么抓。
民建是主要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的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同中國共產黨有著長期合作的光榮歷史,具有愛國革命的優良傳統。
郝明金表示,今后,民建要繼續堅持和更好發揮密切聯系經濟界這一特色和優勢,就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等方面多下功夫,做足做好年度重點“大調研”,使特色更鮮明,優勢更突出。
新任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表示,“當下感受最強烈的是‘緊迫’。擔任這個重要的職務,對一位新手來說極具挑戰性”。
“60后”的蔡達峰是建筑學專家,曾先后擔任復旦大學副校長和同濟大學副校長。作為有著22年會齡的民進會員,蔡達峰積極參與黨派履職活動,尤其是2007年他當選民進中央副主席、民進上海市委會主委以后,每年要參加近百場次的黨派履職活動,包括議政建言、調研、監督等,形成了眾多的建言作品。
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
民進是以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參政黨,每年全國兩會,蔡達峰關注的議題也大多在教育領域。
他歷年來的提案,議題包括高考改革、大學自主選拔、教師評價體系改革、公民素質教育等,對高校如何辦學有著長期的思考和建言。
近10年來,僅蔡達峰自己執筆撰寫的履職文稿,至少有200余件,約40萬字。
談及未來5年工作,蔡達峰表示,要把自身建設和履行職能、服務社會緊密結合,在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活動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集中力量和智慧,積極建言獻策,投身于偉大事業中體現新作為。
農工黨和致公黨在八大民主黨派中率先完成換屆,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致公黨中央主席萬鋼也均獲得連任。
農工黨是以醫藥衛生、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的參政黨。而陳竺本人的經歷正與醫藥衛生密不可分。
在進入政界以前,陳竺是位學者,一直從事醫學臨床和科研工作,在血液學及分子生物學領域獲得過重要突破。
2007年6月,陳竺出任衛生部部長,成為政府部長中為數不多的非中共人士。2013年,他當選為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
五年前首次當選農工黨主席時,陳竺誠摯表達了自己的夢想:要讓每一個中國人病有所醫、病有所防,人人都能健康生活。
此后,他經常帶隊調研,始終聚焦“醫”和“藥”的話題。
就在農工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11月12日,陳竺率農工黨中央“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調研組赴江蘇蘇州開展專題調研。
時至今日,陳竺說自己從未忘記初心,深感重任在肩。
65歲的科技部部長萬鋼,連續第三次當選為致公黨中央主席。
致公黨中央主席萬鋼
與5年前的那次連任相比,萬鋼有著不一樣的心情,既感到十分榮幸,又感到責任更重。
有著92年歷史的中國致公黨,是中國最早成立的民主黨派,主要由歸僑、僑眷中的中上層人士和其他有海外關系的代表性人士組成。
萬鋼本人即是留學歸國人士中的代表,他在媒體見面會上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曾做過農民,讀過大學,當過大學老師;在德國獲得博士學位,還在德國奧迪汽車公司做到技術經理;回國后擔任過汽車學院教授、院長,后來被推選為母校同濟大學校長,2007年被任命為科技部部長并擔任致公黨中央主席。
“雖然致公黨黨員數量不算多,但聲音不能小、作用不能小。”萬鋼說,近年來歸國留學人員增多,海外僑界高度關注中國的經濟社會進步和創新發展,他們可以從不同角度為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
12月7日,九三學社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閉幕,武維華院士當選為新一屆九三學社中央主席。
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武維華
在記者會上,武維華圍繞著“科技強國”的相關主題講了很多故事,其中談到他1994年回國時,借住在單位筒子樓20平米的房子里,個人打著借條向同事借2萬元買了設備,就開始了他的科研工作。
武維華1956年出生于山西,長期致力于植物學研究,是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就在上個月,他還獲得了第十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的成就獎。
“科學家還是要拼的,靠‘朝九晚五’是不行的,要到科學事業中找到成就感。”武維華建議,每個科學家一輩子要咬住一兩個問題,持久地做下去。忙于評獎、評身份,并不能真正解決國家面臨的科技難題。
對于今后的發展,武維華考慮得更多的是創新。在他看來,九三學社具有科技界智力密集、人才薈萃的突出特點,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勇于擔當的責任感、不負重托的使命感,奮力開創新局面。
“‘血脈相連’這句話,我們體會最深。”新一屆臺盟中央主席蘇輝說,祖國和平統一,不僅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兩岸千萬家庭和個人日思夜盼的團圓夢。
蘇輝是臺灣臺南人,1956年出生于吉林長春,她曾長期在政府經濟部門工作,擔任過北京市統計局局長。2012年,蘇輝作為專職副主席進入臺盟中央工作,從政府部門到黨派中央,跨度很大,蘇輝坦言自己不敢有絲毫懈怠,始終用心、用情、用智地工作學習。
臺盟中央主席蘇輝
1947年成立的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主要由生活在祖國大陸的臺灣省人士組成。70年來,臺盟積極投身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偉大事業,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作出了重要貢獻。
巧合的是,蘇輝的父親蔡嘯曾于1979年當選臺盟第二任主席。
“我是臺南人,我的親人也在臺灣。我們都是臺灣的女兒,但是我們也是中國人啊。”今年10月,蘇輝作為十九大臺籍黨代表接受媒體采訪,她希望島內的鄉親、年輕人,抓住大陸發展的機遇,共同享受大陸發展的成果。
對于推進兩岸民間交流合作,蘇輝表示,要集中力量打造具有臺盟特色的主題體驗式交流活動,深入做好與臺灣工商界、醫師界、文化界等重點領域和重點臺胞團組的聯絡交往,厚植兩岸心靈契合的民意基礎。
集眾智才能成偉業,聚合力方可譜新篇。各民主黨派新一屆領導人將如何帶領各自政黨建有用之言、獻務實之策,值得期待。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