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擁堵費、共享單車、航班正點率、農村公路…… 部長通道火 交通話題熱
北京人民大會堂北門那段鋪著紅地毯的通道,每年全國兩會期間都會吸引各路媒體的關注。本想在“部長通道”堵截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的記者發現,很多部長都談到了交通運輸發展的話題。
“今天是我第一次站在‘部長通道’上回答大家問題,首先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交通運輸事業的關心、支持和幫助。”3月5日的“部長通道”上,李小鵬客氣的開場白并沒有換來記者們的“口下留情”,一連串犀利的提問接踵而至,前兩個問題都關于社會普遍關心的交通擁堵。
“其實擁堵問題是‘大城市病’,擁堵費是眾多治理擁堵問題的手段當中的一個經濟手段。”李小鵬在回答擁堵費問題時說,解決擁堵問題,一種辦法解決不了,要靠綜合施策,也就是要打“組合拳”,要靠上下聯動、標本兼治、綜合施策、長遠結合,同時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他表示,擁堵費的問題涉及面比較廣,有關地方人民政府需要深入調查研究,充分評估論證,廣泛征求意見,形成最大范圍的社會共識,在這個基礎上科學決策、依法實施。
回應“搖號”問題時,李小鵬表示,搖號也好,限行也好,這些都是治理交通擁堵的治標之策,“可以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他承認,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搖號”也給大家帶來了不便,從另一個角度看,大家都是治理交通擁堵的貢獻者。李小鵬說,治理交通擁堵需要加強規劃,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強管理,提升服務水平;要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提高服務的品質。另外還要堅持公交優先的戰略,倡導綠色出行、文明出行。
“共享單車是一種模式創新,我們積極鼓勵和支持。”在回應共享單車問題時,李小鵬表示,交通運輸部鼓勵各地人民政府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加強管理。他說,政府要有作為,規范和加強管理;企業要遵紀守法,改善服務;廣大使用者要文明出行,遵守社會公德,“我相信大家共同努力,共享單車一定能夠發展好,一定能夠為老百姓服務好!”李小鵬說。
3月3日下午的“部長通道”迎來了交通運輸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中國民航局局長馮正霖。
“航班正點率我以前不滿意,現在也不滿意。” 馮正霖坦率地說。他表示,民航局始終高度關注航班正點率的問題,會在保證飛行安全的基礎上,以提高航班正點率為牽引,提升真情服務品質。
馮正霖介紹,2016年,民航局進一步嚴格了航班管理制度,建立了航班正常考核機制,經過整治,航班正點率提升到76.4%,比2015年提升了8.4%,但還有空間可挖。2015年因為天氣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占比為29.5%,2016年其占比已上升到56%,而因航空公司、空管等造成的航班延誤都在10%以下,“這說明針對航空公司、機場、空管等方面的整頓,的確有效果。”馮正霖說。
馮正霖還介紹了北京新機場建設情況。他表示,北京新機場的建設對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完善國家航空樞紐構成具有重要作用,也將為老百姓出行創造更好的條件。建設中的京津冀機場群將以北京新老機場為主軸,進一步優化三地機場功能布局,實現差異化運營,改變目前“首都機場吃不下、天津機場吃不飽、石家莊機場吃不著”的局面,實現協同發展。
在構建京津冀機場群國際航空樞紐的同時,會配套建設快捷的立體化交通體系,包括軌道交通、城際鐵路等,“到2019年,從北京城市中心前往北京新機場或天津機場大約需要30至40分鐘,這和目前前往首都機場的時間是相同的,這也將進一步優化航線布局,緩解首都機場壓力。”馮正霖說。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被問到了農村公路的問題。“這些年我們搞村村通,農村公路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大家現在去鄉下已經很方便了。”韓長賦說,農村公路是我國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推進新農村建設、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方面,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是一個大方向,交通運輸部門、農業部門等各個部門將會推動農村公路有更大發展。“將來農民出行會更便捷,農產品進城會更方便,大家到鄉下創業也會更方便。”韓長賦說。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被問到的問題關于新能源汽車補貼。他說,新能源汽車在發展的起步階段,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的扶持是十分必要的,但也發現有部分汽車企業鋌而走險,用各種辦法騙取中央的財政補貼,政府依法依規進行了處罰。苗圩表示,政府對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決心不會改變,當前和今后一個時間,一個方面將完善補貼政策,加強補貼監管,更多地用事中事后的辦法來給予補貼;另一個方面,正在研究2020年政府補貼全部退出之后的替代辦法,即用傳統汽車的油耗積分和新能源汽車的積分,試圖建立一種交易制度,現在正在征求各方意見。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