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政協委員楊國海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就推進快遞業軍民融合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建議把快遞業納入我軍戰略投送能力建設規劃,健全法規機制保障,給予適當補貼優待,加強演練培訓。
乍一聽,這個想法有許多不現實的地方。但是,創新往往就在于能在看起來不現實的地方,找到最終的可能路徑。如果進行論證、完善,楊委員的這個設想,未必不是未來軍民融合的新著力點。
前段時間《解放軍報》的一篇“值班室咋成了快遞中轉站 ”在軍內引發熱議。收貨地址的填寫以及快遞師傅“定位”部隊造成部隊駐地暴露的問題,引起保衛部門的警覺。這一個案,其實帶有一定普遍性。如果快遞業實現軍民共建,部隊收發快遞時的失泄密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作為一個重要產業,快遞業的作用不應該僅限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經濟發展,其擁有的龐大的人力、信息、管理、物流、倉儲等資源,如果實現軍民融合,納入我軍戰略投送能力建設規劃,那么我軍無論在戰時投送還是平時保障,都免去了花費巨大人力物力財力另起爐灶的困擾。
軍民融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在發達國家已有先例。美國建立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即是軍民融合的一個典型。美國國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軍民融合給美國國防部每年節約300億美元,相當于其采辦費總額的20%以上。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軍民融合發展報告》顯示,我國的軍民融合度在30%以上,這標志著我國的軍民融合正處于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推進的階段。
習主席在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要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這要求我們不斷解放思想,突破自己的思維定勢。諸多在我們看來不可能的地方,一旦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就可能會燃起創新的火苗。快遞業納入戰略投送業規劃,只是一個想法,是否可行,尚需論證。但如果我們僅僅一笑置之,就可能在不經意間錯失了一個創新的機遇。
軍民融合需要打破利益的壁壘,何嘗不需要打破思維的壁壘呢?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