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國外設計師創意展園論壇”在北京林業大學舉辦。論壇上,6位國際園藝設計大師攜5個創意展園方案首次公開亮相。其中,既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綿綿敬意,將一帶一路、水墨留白、和而不同、桃花源等極具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融入到展園的設計之中,還借助生態花溝、雨水花園等技術,體現了對生態文明理念的高度認同。
今年年初,北京世園局在全球范圍內遴選國際知名設計師,在北京世園會園區內打造5個各具特色、代表世界水平的精品展園。依據專業能力強、國際影響力大、地域代表性強、設計理念與世園會主題契合的原則,確定了來自美國、英國、丹麥、荷蘭和日本的5組共6位設計師。這些創意展園的設計方案在經過評審、局部優化后,將進入施工階段,在北京世園會會期與觀眾見面。在北京世園會閉幕后,這5個創意展園將被永久保留下來。
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事務協調局常務副局長周劍平在致辭中表示,“今天國內外設計師相聚這里,共同展開一場人與自然的對話。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人總是在以征服者的姿態向自然不斷索取,導致了對自然的破壞。我們要通過舉辦 綠色生活美麗家園 為主題的北京世園會,更好地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喚起公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熱愛自然,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國外設計師創意展園
1日本設計師:石原和幸
建造日本人心中的“桃花源”
中國的《桃花源記》描繪了古代中國人的世外桃源,展現了居住在世外桃源里的人們所創造的自然風景。設計師從中汲取靈感,將這種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與其少年時期就銘記于心的風景桃源鄉加以疊加,打造出富含花與水的幻想空間。
展園植物造景將采用多樹種重疊,多色相以及植物顏色的濃淡對比手法,用類似插花的工藝營造遠景、中景、近景的幽深空間。
當游人行走在曲折的坡道上,芬芳植物能夠引領游人緩緩前行,通過多處瀑布制造出復雜的水聲,讓游人仿佛置身于深山之中,感受到早中晚不同的景色,回想起人與自然親近的生活方式。
專家點評:風格獨樹一幟、自成一派,令人印象深刻,充分體現了日本造園的工藝和理念。
設計師語錄:
我心目中的桃源鄉是自己家門口50年前的風景,人類通過自己的力量可以破壞自然,也可以把自然變得更美好。另外,我也想借助2019年北京世園會把日本的一些園藝技術引進中國。
【點評專家】
北京世園局常務副局長周劍平
2英國設計師:詹姆斯·希契莫夫&湯姆·斯圖爾特·史密斯
用植物打造“新絲路”景觀
他們的設計靈感來源于中國的絲綢之路,從東向西穿過干燥的中部草原,在整體布局上采用林地包圍的形式。平面上交錯的環路,象征了古絲綢之路的不同分支。穿過林地橫貫心形花園的彎曲路徑,形似大型公路或鐵路,象征以鐵路為依托的新絲綢之路。
該展園以北京的鄉土植物為基底,引入歐洲、中亞的植物,構建從“北京到西方”的花園旅程。
此外,展園還特別采用了目前西方主流的生態花溝技術,引入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把落在堅硬的地面和建筑物上的雨水引導到林地中的雨水花園和生態花溝里,用完全沒有地下管網的方式解決雨洪問題。
設計方案寓意中國作為一個地跨東西的大國,將會通過新的貿易路線、交通運輸方式和各類文化交流,拉近與世界各國的距離。
專家點評:大師的設計必將觸及每位游客的心靈。
設計師語錄:
隨機出現是自然植被的特征,從春天到秋天,色彩豐富,從時間上和空間上美麗多變。希望我們的花園能在一年四季中呈現出各具特色的游覽體驗,以取悅游客的感官。
3荷蘭設計師:克里斯蒂安·多布里克
以生命為主題打造“時光園”
時光園,其游歷如同一場時光之旅。一條“森林之路”連接起三個不同主題的花園“韶華園”、“云中院”、“鏡池”,展園采用不同的材料、植栽、色彩,營造出各不相同的氛圍,寓意人生的不同階段。
三座以生命為主題的花園,揭示了綠色與生命的美好與動人,游覽體驗獨具魅力,設計手法獨特。
“韶華園”寓意生命中的童年與青春歲月,從春至秋,白色和粉色的花朵在園中肆意綻放,隨著季節的變化,園中的色彩、質感和氣味也隨之轉換;“云中院”寓意人到中年的含蓄沉穩,植被低調簡單,在高大的松樹下,整齊排布的地被植物如蒼翠欲滴的地毯鋪卷而開;“鏡池”的池水清明如鏡,讓人的內心在經歷旅程之后趨于平靜,也是此園游覽的最后一個路程,語聲漸稀,猶如奔騰的歲月漸趨平復。
專家點評:以生命流轉為花園設計,能帶給游人獨具魅力的游覽體驗。
設計師語錄:
人類創造園藝的初衷就為了實現人與自然的交流,希望能通過我們的花園喚起大家的共鳴。
4丹麥設計師:斯蒂格·安德森
通過“水墨留白”營造獨特意境
展園設計從中國傳統山水畫與古代先哲思辨理論中汲取靈感,用精煉的構圖將布景偏于一角,留白大片空間,從而萌生出無限的意境。展園將自然的感覺濃縮精粹,在有限的空間內運用自然肌理打造出“幽翠、竹間、峰壑、松風”等多種景觀特征,并在傳統園林要素的基礎上,加入最重要的“人”這一要素,營造出使人動情寄情的新的“YUAN”,提升展園的公眾參與度與社會屬性。
專家點評:松樹代表堅強,竹子代表謙虛,大師的設計體現了現代園藝與中國文化內涵的結合。
設計師語錄:
我的靈感來源于中國文化和中國水墨畫的留白思想,追求意境的實現,而不是拘泥于物象刻畫。
5美國設計師:喬治·哈格里夫斯
“和而不同”的植物世界
在北緯30~40度之間,中美兩國的氣候有很強的相似性,世界上接近80%的植物(大約31000種)都是原產中國的物種,幾千年來很多植物被引進到其他類似的區域種植和培育。目前北美的地區公園和公共空間內種植的很多植物都曾是中國特有的。正是基于此,他所設計的展園將劃分為四個“地域特色展示區”。展園內將通過呈現中國與美國不同抗寒帶分布的植物,打造一個真實世界的微縮呈現,以植物為媒介,充分表達了中美園藝文化的地域特征,闡釋了“和而不同”的主題。展園設計采用雕塑形樹籬分割出不同區域,空間互相滲透,路徑交織有趣,景觀步移景異,使游客能夠與花園互動,進行充分探索。
專家點評:這個方案融合中美兩國的具有特點的植物,且可操作性很強,游覽線路的組織方式能滿足參觀者的各種需求。
設計師語錄:
我希望花園不是一個被圍起來的空間,而是能與其他周圍景觀融合的體系,從而帶來更多闡釋的可能性。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