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朦朧的廬山煙雨,到金黃的油菜花田,從白鶴嬉戲的鄱陽湖畔,到揚名天下的瓷都景德鎮……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年末,九景衢鐵路通車,將這些散落在江西各處,如詩畫般的景色串聯了起來,這些極具文藝氣質的景點讓九景衢鐵路堪稱“最文藝”的鐵路之一!
九景衢鐵路西起江西省九江市,往東經景德鎮、婺源,浙江省常山,抵達衢州市,全長334公里,設九江、湖口、都昌、鄱陽、景德鎮北、婺源、德興東、開化、常山、衢州等10個車站,運營時速200公里。
這條鐵路開通后,景德鎮至九江、杭州、鄭州將結束無直通列車的歷史,最快鐵路旅行時間分別約1小時、3小時、5小時。同時,景德鎮至福州最快鐵路旅行時間將由原來的11.5小時壓縮至3小時內。
九景衢鐵路的全線通車,結束了江西人口大縣都昌、鄱陽縣不通鐵路,景德鎮市不通動車的歷史。
南昌至婺源D6262次動車組從九景衢鐵路鄱陽湖大橋通過
也許你不曾親眼見到雄偉俊俏的廬山,但你一定聽過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絕唱;也許你沒感受過數千只白鶴在鄱陽湖越冬的絕美景色,但你會被徐照詩詞中“四望空無地,孤舟若在天”的描繪所打動。
江西
江西的自然山水與歷史文化一直都是極具詩意的,從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筑,到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田,從氣韻婉約的瓷都古鎮,到壯美奇秀的文化名山……乘著九景衢列車,可以一次把這些美景全看遍!
江西
| 九江:在詩與畫中尋一場“廬山戀”
連接著江西、湖北、安徽、湖南四個省份的九江市,有著“天下眉目之地”美名,作為地理交通的連接點,擁有2200年歷史的九江不僅自然擁有著極為優渥的自然資源,一直以來,也受到了無數文人騷客的偏愛。
九江
九江有“九派潯陽郡,分明似畫圖”之美稱。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在這里;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廬山與佛教凈土宗發源地東林寺匯聚于此。
九江
|| 廬山
作為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廬山從來不缺少贊美之詞。不僅有傳唱千年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還有周敦頤在這里創作了名篇《愛蓮說》,毛澤東曾在此寫下“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名句。
廬山
顧愷之以廬山為靈感所創作的《廬山圖》,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第一幅獨立存在的山水畫,從此無數丹青大師以廬山為載體,表達了自己對廬山之美的感悟,也為廬山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筆觸。
廬山
|| 白鹿洞書院
位于廬山五老峰南麓的白鹿洞書院與湖南長沙的岳麓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河南登封的嵩陽書院,合稱為“中國四大書院”。
白鹿洞書院
石木、磚木結構的建筑為這里平添了幾分淡雅之氣,考究的布局可以讓身處此地的旅行者遙想到千百年來先人曾在此研學的盛景。
|| 東林寺
位于江西九江廬山西麓的東林寺是廬山歷史悠久的寺院之一,是佛教凈土宗的發源地。唐代高僧鑒真曾來到這里,將東林教義攜入日本,時至今日,日本東林教仍以東林寺的創建者慧遠為始祖。
東林寺
東林寺在周圍蔥郁的植物掩映下依山而建,建筑采用中國古代山林建筑群經典的空間層次布局方式,將中軸線規劃為山門殿、三圣殿、大雄寶殿等數個區域,精心規劃為三圣殿、拜佛臺、大佛臺等七個苑區。苑區空間開合有致,相得益彰。在1600多年的歷史變遷中,東林寺屢廢屢興,歷經了歲月的洗禮之后,這里變得更加厚重而豐盛。
東林寺
|| 潯陽樓
潯陽樓是中國江南十大名樓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區的九華門外的長江之濱。唐代詩人韋應物曾在《登郡寄京師諸季淮南子弟》一詩中以“始罷永陽守,復臥潯陽樓”描繪過這個清雅之地。
潯陽樓
而潯陽樓真正廣為人知還是因為《水滸傳》中宋江醉題反詩的典故!端疂G傳》中所寫的宋江,在幽囚于此之后,獨酌此樓,為抒寫郁悶,題下“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的“反詩”,才譜就了那段千年傳奇。
|| 煙水亭
江西的詩意藏在煙波浩渺的風景中,也藏在它們的名字里。與潯陽樓一樣,煙水亭也有一個意蘊婉約的名稱,仿佛一念出這三個字的音節,思緒就飄轉到那個煙雨朦朧的廊亭里。
煙水亭
這個美好的名字有一段不得不說的故事,一千多年前,白居易曾經蕩舟至此眺望湖光山色,感興賦詩;周敦頤看見島上的形狀像一輪明月,將它命名為“浸月”;后來,周敦頤的兒子周壽從湖南來到江州為父守墓,見甘棠湖一帶“山頭不溝薄蘢煙”,于是在湖堤建造一座亭臺,并將它命名為“煙水亭”。
| 鄱陽:賞花觀鳥的生態文藝之旅
|| 鄱陽湖
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但拋開這個名號,鄱陽湖不僅歷史故事悠長而豐富,而且這里水草豐茂,珍禽翔集,近百萬只鳥類在這里繁衍生息,千百種植物裝點著這個美麗的湖泊。
鄱陽湖
鄱陽湖源遠流長的歷史賦予了它許多的古稱,如彭蠡澤、官亭湖、揚瀾、擔石湖等等,這是因為在它演變的歷史進程中,兼并了許多小湖,逐漸擴大,同時也并蓄了那些小湖的名字。它本初的乳名源自大禹治水時期,這片地區因地勢低洼,形成了數條分汊狀水系,所以取古漢語中表數量多的虛詞“九”,稱其為九江。
鄱陽湖
在鄱陽湖上有一座石鐘山,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擊出如鐘鳴之聲而得名。蘇軾也曾夜泊山下,撰寫了《石鐘山記》,使這里因此而聞名天下。
|| 景德鎮:鮮活千年的文化符號
也許你沒有來過江西,卻一定聽聞過“瓷都”景德鎮的大名。這個小鎮因一項手工藝使得這片土地的歷史活色生香了千余年。在景德鎮的街頭巷尾,你都有可能遇見臥虎藏龍的手工藝人。透過他們,你或許能探尋到這座城市最本真的味道。
景德鎮
|| 瑤里
瑤里位于景德鎮東北部,地處黃山、廬山、西遞和宏村的中心。早在唐代中期,這里就有了生產陶瓷的手工業作坊。它的名稱也來源于這里因瓷窯出名而得名“窯里”。
瑤里
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不僅為旅行者提供了享受大自然的綠色仙境,還是一處感受傳承千年的瓷器文化,訪古修學、尋幽探奇的絕佳之地。
瑤里
瑤里高嶺山是聞名世界的陶瓷圣地,是世界高嶺土礦物的命名地,在這里,127條古礦坑、67座古窯址、149乘水碓、600處古作坊、100個古碼頭堆疊處一個揚名天下的“瓷之都”。
|| 浮梁古城
白居易以一句“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帶出了浮梁古城的歷史故事,為后人展現了一副浮梁古城瓷茶文化源遠流長的盛世圖景。
圖片來源于太平洋攝影博客@一醉百年
在浮梁古城內,全國唯一的五品古縣衙和宋代佛塔——紅塔;氣勢宏偉的古城門樓;堪稱世界一絕的歷史文化長廊;正在申報世界紀錄的千年瓷壇;曲徑通幽的千年古井……無數燦若星辰的歷史記憶讓你忍不住來到這里一探究竟。
| 婺源:在曬秋中體驗鄉村野趣
|| 篁嶺
提到婺源,你一定會想到那幅油畫般燦爛金黃的村落中點綴著粉墻黛瓦徽派建筑的場景。其實除了油菜花,婺源值得你去看的地方還有很多。
群山中的李坑古村落在初秋清晨的霧氣中的美得仙氣撩人,三山環抱的河谷江灣每到秋天各種色彩匯聚,風光旖旎。梯田層層疊疊的篁嶺“曬秋”活動聞名遐邇,農家屋曬滿了一筐筐農作物,是你體驗鄉村野趣的最佳之選。
篁嶺
在“地無三尺平”的篁嶺古村,可以看到周邊參天的古木、梯田密布,這里特有的“曬秋”農俗也因此種地形而生。由于民居受地形限制高低排布、錯落搭建,村民曬晾農作物只能使用竹匾曬在自家眺窗前木架上,每到秋天農作物豐收的時節,紅色的辣椒、黃色的玉米、綠色的菜干……鋪成一幅五色斑斕的調色板,畫出了一筆濃郁的鄉村民俗畫。
篁嶺
篁嶺被譽為“最美中國符號”,不僅因為它秀美的景色,更是因為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飽含著泥土的深情和農民的喜悅。這座沉靜在山折間的古村每到秋天數百棵珍奇古樹環繞,楓香紅葉映襯著山居古宅,來到這里,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 衢州:讓飄香的早餐驚艷你的味蕾
對于旅游大省浙江來說,或許衢州是一個不太有存在感的城市,但這里卻有著作為“中國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江郎山。衢州自然風光綺麗,山川水秀,浙西大草原上綠草如茵,衢南紫微山曲徑通幽。
但與這些比起來,衢州美食作為一種極具地域代表性的食物,成為來到這里必不可少的體驗。而對于遠道而來的旅客,聲名遠播的衢州早餐早已成為一個傳奇,是足以列進旅行計劃清單前三甲的重頭戲。
想要深入挖掘最地道的衢州美食,可點擊
衢州
浙江的美味有種令人牽腸掛肚的魔力,其中的衢州城更是如此,無論是本地居民或是外來游客,總能在各類美食鋪前流連忘返。而萬千美食中,衢州的早餐最不應錯過,這座隱世城市終日依循著悠閑自得的節奏享受生活,唯獨在早餐面前“不讓步”。
衢州
食物是鏈接人與城市關系很好的橋梁,在浙江衢州,從凌晨3點開始,到上午10點,這兒有吃上大半個月每天不重樣的早餐。清晨早起的動力也多來自街邊那些飄香的美味:小餛飩、擱袋餅、豆腐花、芋艿粽、雙橋湯粉干……腦子里依序數過去,空了一夜的肚子自然便將人喚醒,趕緊起床享用吧。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