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印發《鐵路2018年十大建設項目攻堅任務書》。那么,這十大建設項目究竟是哪些呢?小編為你一一揭曉~
2016、2017年原計劃開工5個項目
杭紹臺鐵路
杭紹臺鐵路是國內首個民資控股國家PPP示范項目,線路北起杭州樞紐杭州東站,杭州至紹興段利用既有杭甬高速鐵路,新建線路從紹興北站引出,經紹興市越城、上虞、嵊州、新昌和臺州市天臺、臨海、椒江、路橋、溫嶺等縣(市、區),通過溫嶺站聯通既有甬臺溫鐵路,并于溫嶺站預留向南至溫州方向延伸條件,全線共設9座車站。
224公里
線路全長,總投資,350公里/小時高速鐵路。先期段于2016年12月23日開工建設。2017年9月11日省政府和復星集團等民企簽訂PPP項目投資合同,12月20日完成EPC招標,12月21日完成SPV公司組建。2017年12月28日控制性工程一橋一隧開工建設。
杭溫鐵路
杭溫鐵路是國家PPP示范項目和國家混改試點項目,新建線路從既有滬昆鐵路義烏站引出,經金華市、臺州市、溫州市,引入既有甬臺溫鐵路永嘉站,利用甬臺溫鐵路延伸至溫州南站,共設7座車站。
201公里
線路全長,總投資,350公里/小時高速鐵路。先期段于2017年3月9日開工建設。2017年12月1日,省政府批復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和PPP示范項目實施方案。
金甬鐵路
金甬鐵路是義甬舟開放大通道重大鐵路支撐項目,線路自滬昆鐵路義烏站引出,經金華義烏、東陽和紹興嵊州、新昌,至寧波奉化接甬臺溫鐵路云龍站。
185.4公里
線路全長,總投資,160(預留200)公里/小時雙線客貨兼顧鐵路。先期段于2016年12月29日開工建設,2017年12月22日鐵路總公司組織施工圖審查。
湖蘇滬鐵路
湖蘇滬鐵路是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的骨干線路。線路起自上海樞紐,向西南經上海市松江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西至浙江省湖州市。
164公里
線路全長(浙江境內46.5公里,),350公里/小時高速鐵路。2017年10月31日可行性研究報告經鐵路總公司會兩省一市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待批,2017年12月8日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鐵路局聯合評估和行業審查。
金建鐵路
金建鐵路是國家“十二五”快速鐵路網中“黃山至金華至溫州”鐵路客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自金華站引出,經婺城區、蘭溪市,在建德東站接入杭黃鐵路。
65.4公里
線路全長約,總投資約,250公里/小時高速鐵路。2017年5月完成可研前置專題并向鐵路總公司上報可研報告,6月初完成初步設計審查。為解決鐵路總公司提出的該項目后方通道能力緊張問題,目前在研究將金建鐵路后方通道金華至東孝間增建雙線擴能工程納入本項目同步建設。
2018年計劃開工5個項目
鐵路杭州西站綜合交通樞紐及相關工程
鐵路杭州西站綜合交通樞紐及相關工程
是2022年杭州亞運會重要對外交通保障工程。將以打造集多種交通方式和文化服務設施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為定位,引入杭黃、商合杭、杭溫等多路高鐵,同步規劃建設杭州西至杭黃聯絡線。
142.8公里
線路全長約,預估算投資。350公里/小時高速鐵路,西站規模暫按11臺24線設計。2017年10月19日鐵路總公司組織預可研審查,目前正開展項目初測和可研編制工作。西站地區城市設計已開展設計招標。
滬乍杭鐵路
滬乍杭鐵路
是國家高鐵網絡“八縱八橫”中的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東起上海樞紐,沿途經過上海漕涇、金山,浙江平湖、海鹽、海寧,接杭州樞紐。
192公里
線路全長約(浙江省境內全長,預估算投資)。預可研報告已編制完成,上海鐵路樞紐總圖規劃、項目功能定位、技術標準有待研究確定。
通蘇嘉鐵路
通蘇嘉鐵路
是國家高鐵網絡“八縱八橫”中的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186.1公里
線路起于滬通鐵路南通西站,經蘇州至嘉興接滬杭客專嘉興南站,路線全長約(浙江省境內約,預估算投資),350公里/小時高速鐵路。該項目由江蘇省牽頭推進,兩省路線方案基本達成一致意見,已完成預可研編制并報鐵路總公司待審查。
杭衢鐵路建衢段
杭衢鐵路建衢段
是浙江“一體兩翼”中西部生態經濟區的大動脈,是杭長客專浙江境內的輔助通道。
124公里
線路北起杭州建德接杭黃鐵路,經更樓、壽昌,龍游后經新建衢州西站至衢州江山連滬昆鐵路。路線全長約,工程投資估算,350公里/小時高速鐵路。2017年10月29日完成可研審查,PPP實施機構已明確。
衢麗鐵路
衢麗鐵路
是打造衢麗大花園的重大支撐項目。
134公里
線路西起衢寧鐵路全旺站,沿衢寧鐵路右側增建二線至松陽站,經橫山、麗新、聯城引入麗水站,推薦方案路線全長,其中全旺至松陽段衢寧鐵路增建二線69公里,松陽至麗水段新建雙線65公里。估算投資約,速度目標值200公里/小時客貨兼顧。2018年1月12日,鐵路總公司在北京組織了該項目預可研審查。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