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由路網“末梢”到鐵路“樞紐”
4月12日,鷹廈鐵路和廈門火車站迎來了60周歲生日。60年來,廈門火車站不僅歷經數次改造、實現華麗轉身,廈門鐵路也從最初全國路網的“末梢”,變為今日的東南沿海鐵路樞紐——2016年,廈門鐵路兩站累計發送旅客達2397.18萬人次。
發展
改造站房 提升接待能力
1957年4月12日,隨著一聲長鳴,廈門火車站開出了前往鷹潭方向的第一趟旅客列車,鷹廈鐵路全線正式通車。當時,廈門站僅有一排全木結構的站房、一個站臺、一對列車,總建筑面積1000多平方米。
全長694公里的鷹廈鐵路,徹底改變了閩道難行、交通閉塞的局面。這條鐵路在贛閩崇山峻嶺河川峽谷之中,由北向南伸延,一路越武夷山脈、戴云山脈,跨閩江、九龍江水系,用當時全國唯一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海堤,把廈門島同大陸連接起來。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廈門站車次逐漸增多。1983年5月,廈門站迎來第一次全新的改建。這次改建后,總面積達到8000多平方米,站房也從木質結構變為鋼筋混凝土。
鐵路客站接待能力的提升,滿足了廈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然而到2009年,這個站仍然被稱為“末梢”——從鐵路出入廈門,還是只能通過鷹廈鐵路,日均開行16對列車,全年發送旅客僅有365萬人次。
騰飛
拓展路網 助力“一帶一路”
伴隨著2010年4月26日福廈鐵路的開通,總建筑面積10.9萬平方米的廈門北站投用,廈門開啟了一城兩站的新紀元。
當年,廈門開行了至福州、杭州、上海方向的動車,全年發送旅客數增加到720萬人次。2012年龍廈鐵路通車、2013年向莆鐵路和廈深鐵路通車、2015年合福高鐵和贛瑞龍鐵路通車……隨著一條條新線建成投用,廈門與華南、華東、華北、西南等地建立了更加快速的連接,4小時到深圳、5小時到南昌、11小時到北京、12小時到昆明……廈門已成為東南沿海的鐵路樞紐。
在路網不斷拓展的同時,廈門站的站房已經不能滿足旅客發送量井噴式增長的需求,改造再次啟動。2016年1月,富有“白鷺展翅、情系海峽、琴韻叮咚”濃郁地方建筑和文化特色的廈門站新站房全部投用。
鷹廈鐵路也在發生著變化,它成為連通“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貨運通道。2015年8月起,廈蓉歐國際貨運班列從這里始發,已經成為助力“一帶一路”倡議構想的重要線路。未來幾年,廈門鐵路還將迎來更大發展,福廈高鐵、南三龍鐵路、衢寧鐵路、興泉鐵路的建設,將持續提升廈門鐵路樞紐的地位。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