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試點的企業標準托盤擁有量由3.8萬片增加到17.8萬片,準化托盤標占有率由15增長至40%”,“帶板運輸率由35.07%增長至41.18%,增長了6.11個點”,“貨損率下降20%”……
這些數據的背后,折射出杭州的物流標準化試點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5年杭州市被列為國家物流標準化試點城市后,按照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確定了31個試點項目。”杭州市商務委員會商貿發展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試點項目以標準托盤(周轉筐)循環體系、物流綜合信息平臺、“互聯網+”模式的城市共同配送等為主要方向,同時相繼出臺了《杭州市物流標準化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杭州市物流標準化試點資金使用和管理辦法》、《杭州市物流標準化試點項目管理辦法》等系列文件,大大推動了試點的落地。
當前,杭州還在積極推進物流標準化試點,以城市物流標準體系建設、托盤標準化及循環共用為切入點,開展物流設施設備標準化的升級改造,建設物流信息平臺,推廣和普及物流標準,培育商貿物流重點企業,以形成輻射效應、聯動發展,帶動提高全省物流標準化水平。
標準化托盤擁有(租賃)量快速增長
標準化托盤是此次試點最大的亮點。
“試點項目中,就有多個標準化托盤項目,包括托盤標準化及循環共用,標準化托盤租賃、運作及推廣項目,以及農產品冷鏈托盤標準化設施設備改造等。”市商務委商貿發展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試點項目,提高了物流標準化的水平以及供應鏈的升級。
華潤萬家對此深有體會。“采用標準化托盤、實施帶托運輸后,僅杭州物流配送中心一年就能節省物流成本1622萬元,物流成本占商品成本的比重下降27%”華潤萬家相關負責人舉例,“以往用散箱裝運的方式為門店配送時,1000箱貨需要4-5個工人裝差不多3小時,現在采用帶托運輸方式之后,同樣的裝貨量,只需要1個工人配一臺液壓車半小時內就能搞定。”
浙江太古可樂飲料有限公司通過此次試點,在標準托盤使用上也實現了兩個100%,即:從生產到倉儲、從倉儲到客戶100%托盤化貨物循環流轉以及帶托運輸100%,2個100%使得貨物裝卸效率提升90%。
“參與試點的企業標準托盤擁有量由3.8萬片增加到17.8萬片,準化托盤標占有率由15增長至40%,試點企業內部標準托盤增長了3.6倍。”不僅如此,根據市商務委的統計,全市試點企業租賃標準托盤數量由1295萬片增加到2429萬片,增長了87.6%;帶板運輸率也由35.07%增長至41.18%;貨損率下降20%;試點企業物流成本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由30%降低至23%。
值得一提的是,省內托盤循環流轉體系建設也已經初見端倪。通過“互聯網+托盤”,杭州提高物流信息化和設備設施標準化水平,利用覆蓋浙江省全境的109家物流實體網絡開展托盤(周轉箱)的循環體系建設,建成后能實現托盤等物流器具在浙江省范圍循環租賃。
農副產品領域周轉筐的循環租賃體系正在逐步形成
如何利用周轉筐提高物流效率也是此次試點的重要方向。
“通過試點企業間的座談交流,敏銳的企業意識到了標準托盤和周轉筐在農產品物流領域的重要作用。”也因此,杭州百代信息、大宏農業兩企業借助物流標準化試點的契機,成立了杭州杭農周轉箱服務有限公司,與雨樵蔬菜、深浙家禽等40余家企業結成聯盟,共同建設一個周圍筐租賃體系,在農產品領域開發了一個從生產基地到終端客戶的配送全程不倒筐配送模式。
在這種配送模式下,推行非面對面的貨物交接,把周轉筐的使用進一步升級,減少了雙方企業的人工投入,配送車輛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開了高峰時段進城,減少了白色泡沫垃圾的產生,創出了一個綠色、環保、高效的城市共同配送新模式。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根據市商務委的監測,通過這種模式,目前已投入運營的周轉筐2萬余只,蔬菜、水果的損耗大幅度降低,運輸效率提升30%。
物流信息平臺類項目也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此次試點,全市物流平臺企業會員數量顯著增加。7個試點的平臺類項目入駐企業(會員)2萬家增長至8.4萬家,入駐非企業會員21萬家增長至90萬家,均增長了3倍多,2016年完成訂單29.9萬單,撮合成效金額35.9億元。
不僅如此,智能制造也融入了此次物流標準化行動中。以娃哈哈為代表的企業就通過自主創新,把智能制造融入到了物流標準化建設中,自我研發一套智能化的桁架機器人,減少了勞動力的需求,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裝車效率。
原標題:物流標準化試點中的“杭州經驗”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