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 8家公司披露分紅預案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截至昨日,在已披露2014年年報分紅預案的41家公司中,有8家公司所屬申萬一級計算機行業,分別為立思辰、達實智能、飛天誠信、東方國信">
計算機 8家公司披露分紅預案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截至昨日,在已披露2014年年報分紅預案的41家公司中,有8家公司所屬申萬一級計算機行業,分別為立思辰、達實智能、飛天誠信、東方國信、衛士通、衛寧軟件、東方通、新大陸。市場表現方面,今年以來,衛寧軟件、東方國信均有良好市場表現,期間累計漲幅分別達到13.48%、8.02%。
從轉增送股的角度來看,衛寧軟件的分紅預案最為豐厚,據公司1月6日公告顯示,公司擬以每10股送5股轉增10股派1.3元(含稅)的形式實施分紅。公司主要從事醫療軟件研究開發、銷售與技術服務業務,并為醫療衛生行業信息化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此外,公司預計2014年全年實現凈利潤為11700萬元-13300萬元(去年同期凈利潤為8060萬元),同比增長45%-65%。
除衛寧軟件外,行業內達實智能、東方國信、東方通、飛天誠信、立思辰、衛士通等公司2014年分紅預案也十分豐厚,均計劃實現每10股轉增10股以上的分紅預案。
投資策略上,分析人士表示,除上述已發布年報分紅預案的個股外,按照高股價、高成長性、高每股凈資產、高每股收益、高每股未分配利潤、高每股資本公積以及低股本的“六高一低”標準篩選出來的高送轉概念亦值得關注。具體來看,按照“六高一低”標準梳理,在申萬一級計算機行業中,據公司去年三季報以及年報業績預告披露顯示,正泰電器、森源電氣、欣泰電氣、特變電工、中來股份、三星電氣、林洋電子、華西能源、眾業達等公司均具有較大的高送轉潛力。
電氣設備 3只高送轉概念股逆市上漲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截至昨日,在已披露2014年年報分紅預案的41家公司中,有7家公司所屬申萬一級電氣設備行業,分別為良信電器、隆基股份、森源電氣、首航節能、特銳德、通光線纜、永大集團。市場表現方面,今年以來,隆基股份、特銳德、永大集團均有良好市場表現,期間累計漲幅分別達到10.75%、5.00%、0.65%。
從轉增送股的角度來看,隆基股份的分紅預案最為豐厚,據公司2014年12月27日公告顯示,公司擬以每10股送5股轉增15股派1元(含稅)的形式實施分紅。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單晶硅棒、硅片的研發、生產、銷售,主要產品包括6英寸、6.5英寸、8英寸的單晶硅棒、單晶硅片。2014年,為了更好地拓展海內外單晶市場,引領單晶技術路線,公司擬進一步延長產業鏈,逐步進入太陽能單晶硅組件領域并開展相關業務。
除隆基股份外,行業內首航節能、通光線纜、永大集團等公司2014年分紅預案也格外豐厚,其中,首航節能擬實施每10股轉增15股并以現金形式向全體股東分配紅利(分配比例為2014年實現凈利潤可供分配部分的20%)的分紅預案;永大集團擬實施每10股轉增15股派10元(含稅)的分紅預案;通光線纜擬實施每10股轉增15股派1元(含稅)的分紅預案。
投資策略上,按照“六高一低”標準梳理,在申萬一級電氣設備行業中,據公司去年三季報以及年報業績預告披露顯示,中科金財、東方網力、恒華科技、華宇軟件、京天利、銀江股份、太極股份、新國都、長亮科技、博彥科技、科遠股份、三聯虹普等公司均具有較大的高送轉潛力。
有色金屬 2家公司具有高送轉潛力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昨日,在已披露2014年年報分紅預案的41家公司中,有6家公司所屬申萬一級有色金屬行業,分別為東陽光科、科力遠、利源精制、閩發鋁業、亞太科技、正海磁材。市場表現方面,正海磁材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為4.59%,在上述個股中居首。
從轉增送股的角度來看,東陽光科的分紅預案最為豐厚,據公司2014年12月19日公告顯示,公司擬以每10股送1股轉增15股派0.6元至0.8元(含稅)的形式實施分紅。近年來,電子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發展,電子鋁箔、鋁電解電容器用電極箔、磁性材料等為代表的電子新材料產品已經成為公司主營及核心競爭力產品。其中,公司腐蝕箔、化成箔產品生產技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領先于國內同行,尤其是高端產品領域市場占有率國內最高。
除東陽光科外,行業內閩發鋁業、亞太科技等公司2014年分紅預案也格外豐厚,具體來看,首航節能擬實施每10股轉增15股派2.00元(含稅)的分紅預案;永大集團擬實施每10股轉增15股的分紅預案。
投資策略上,按照“六高一低”標準梳理,在申萬一級有色金屬行業中,據公司去年三季報以及年報業績預告披露顯示,恒邦股份、明泰鋁業等2家公司均具有較大的高送轉潛力。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