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反對稱結構斜拉橋”廣西柳州市白沙大橋主塔在106米高空合龍,該大橋建設正式進入最后階段。
素有“橋梁博物館”美譽之稱的柳州,已建有19座跨柳江大橋,即將建成的第20座白沙大橋被稱為“柳州之門”。該橋由中國中鐵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于2015年開建。
據白沙大橋項目經理劉明友介紹,該大橋大橋主塔高106米,鋼箱梁頂推跨度65米,主橋為“空間異形扭曲反對稱全漂浮體系”。2017年8月,白沙大橋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成功申請《反對稱結構大跨度鋼箱梁頂推施工工法》,該工法指出該橋是目前世界上同結構類型橋梁中跨度最大的一座。
白沙大橋的建設以科技為先導,在建設中先后獲得16項國家級授權專利發明。在主塔吊裝過程中,該橋開創國內復雜鋼橋建設信息化施工技術的先河。白沙大橋主塔采用單箱七室結構矩形截面鋼箱型結構,共由27節總重量達4178噸的鋼節段組成。其中最大節段重293.4噸,約等于70頭成年非洲象的重量。
由于白沙大橋的主塔為空間異形結構,合龍時仿佛將兩根筆直的鋼塔在106米的空中擰成一個“麻花”,施工難度巨大。對此,該橋項目部設計出能夠同時滿足主塔高度、異形結構、線性、穩定性要求,能夠實現模塊化設計并在現場快速安裝的整體行架,并采用拼裝方式進行架設。
據中鐵上海局“造橋專家”唐俊介紹,通過與世界上同類型橋梁施工模式進行比對后發現,在此類型橋梁的建設中白沙大橋的綜合性造橋技術和功法在國內處于首創地位,在國際上的同類橋梁施工中也屬一流。
作為柳州市重點民生工程,白沙大橋預計今年中下旬建成通車。屆時將成為連接該市柳北區和河東片區的一條交通要道,對緩解柳州市交通壓力起著重要作用。白沙大橋亦開創國內復雜鋼橋建設信息化施工技術的先河,對今后同類橋梁施工具有廣泛的參考應用價值。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