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下午,長沙地鐵1號線中信廣場站附近,地鐵列車在高架橋上行駛。隨著長沙地鐵1、2號線的開通,長沙軌道交通進入“換乘時代”。
7月31日,漁業路東延線全線通車,困擾長沙市民多年的漁業路直行問題得以解決,城北再添一條東西向城市主干道。
今年2月20日,漁業路東延線建設現場。
8月10日,剛剛全線通車不久的漁業路東延線上,往來車輛川流不息。自7月底全線通車后,三一大道、福元路和芙蓉北路的交通壓力得到極大緩解,往返于湖南湘江新區和星沙的車輛,再不用浪費時間堵在芙蓉北路上了。
交通是一個城市的血脈,也是一個城市的內在品質體現。為進一步推進建設更高水準的文明城市,近年來,長沙全面加強道路交通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城區交通基礎設施,提高市區道路車輛通行率。據統計,2014年至今,長沙累計鋪排斷頭路、瓶頸路項目111個。為了提升市民的獲得感,給市民出行創造車暢人歡的便利交通條件,今年長沙繼續擴容提速城市路網,計劃鋪排斷頭路、瓶頸路改造項目49個,其中斷頭路項目27個、瓶頸路項目17個、微循環項目5個。
地鐵
日均客流量穩定在60多萬人次以上
隨著長沙地鐵1、2號線的開通,長沙軌道交通進入“換乘時代”,地鐵已完全融入長沙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據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統計,目前長沙地鐵日均客流量穩定在60多萬人次以上,最高單日客流量達95.74萬人次。同時,長沙地鐵3、4、5、6號線正在同步建設當中,預計年內將再開工一條新線路,并有一條線路實現“洞通”,明年將有一條線路開通試運營。
“長沙軌道交通線網總體規劃由12條線路組成,總長約456公里。”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總經理周曉明介紹,其中1至6號線是沿城市主客流走廊布置的骨干線,7至10號線是市區補充線,形成外圍組團聯絡線,銜接中心城區與寧鄉、瀏陽等縣(市)城區的交通。11、12號線為市域快線。
延伸閱讀
除了地鐵交通,長沙磁浮快線、城際鐵路的開通同樣事關市民出行。去年5月6日,我國首條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浮商業運營示范線——長沙磁浮快線正式開通試運營。去年底,湖南首條城際鐵路——長株潭城際鐵路正式開通,長沙立體交通網絡成型。目前,長株潭城鐵西延線正在加緊建設中,計劃年內建成通車。根據規劃,長株潭城際鐵路西延線將新建一條聯絡線,經烏山接軌站接入石長鐵路,將來乘坐長株潭城際鐵路動車可直達益陽、常德。
快速路
構建“井字+環形”快速路系統
“我以前上班經常堵在萬家麗路上,每天都要提前半個小時出門,現在20多分鐘就能到單位,十分方便。”家住時代陽光大道、在星沙上班的市民龍濤對記者說。萬家麗路作為長沙城區南北向主干道,過去一到早晚交通高峰期便擁堵不堪。2014年4月8日,萬家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正式開工,北起福元路,南至湘府路,全長16.635公里的萬家麗路開始了“蝶變之旅”。
隧道股份市政集團萬家麗路快速化改造項目部負責人高原介紹,該項目按照“全線高架、主輔分離”的形式,打造“三位一體”交通格局,最上層是雙向六車道的高架橋,中間是雙向八車道的地面輔道,地下是地鐵5號線。2015年10月萬家麗路高架主線通車,地面輔道去年8月底通車,煥然一新的萬家麗路對緩解市內南北交通壓力發揮了巨大作用。
眼下,長沙第二個快速路改造項目——湘府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正在進行全面施工。“改造路段全長11.85公里,預計2018年建成通車。”長沙城投項目公司相關負責人劉成告訴記者,整個工程完工后,不僅可以有效分流二環線的交通壓力,也可以顯著加強省府片區和湖南湘江新區與城市快速路系統的對接,提升湘府路大橋的利用效率。
延伸閱讀
“長距離快速直行車輛集中走主線高架,短距離需要轉彎的車輛集中走輔道,兩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市工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長沙正在對三一大道和湘江路進行快速化改造前期工作。根據《長沙市快速路及立交系統規劃》,長沙市針對城市道路主要擁堵路段及節點,篩選了31條道路開展規劃方案設計,將南北橫線、京港澳西線與長攸高速合圍區域規劃為快速路網,形成以快速路、快捷路、主要主干路為骨架的交通等級結構。未來長沙將構建“井字+環形”快速路系統,形成“18橫16縱”34條主干路聯系城市各片區。
斷頭路
完善片區路網,打通斷頭路、瓶頸路
因福元路大橋與福元路錯位,漁業路的直行問題困擾了長沙市民多年。漁業路通車前,從河西經福元路大橋向東行駛的機動車必須先右轉上芙蓉北路,再左轉才能上福元路繼續向東行駛,致使芙蓉北路常常發生交通擁堵。直到今年7月底漁業路東延線全線放開通車,芙蓉北路交通“大松綁”,三一大道和福元路的交通壓力也得到有效緩解。
斷頭路、瓶頸路是城區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之一。2016年3月底,黃興北路建設工程正式動工,歷時10個月后,長沙城區最后一條“南通北不通”的城市主干道徹底打通。勞動路跨京廣鐵路老橋建于上世紀60年代,雙向四車道成為城南一處交通瓶頸。2015年,勞動路跨京廣鐵路橋改擴建工程動工,今年6月底,一座雙向八車道的新橋呈現在長沙市民面前,這處交通“腸梗阻”被徹底摘除。
距離勞動路不遠處的洞井路、曙光路跨京廣鐵路橋正在火熱建設中,預計在年內將完成南段部分道路路基、跨線橋橋梁及二環隧道主體施工。這兩條“斷頭路”的打通,將極大地緩解韶山路和南二環的交通壓力。
延伸閱讀
“路網不夠完善、城市道路與高速公路及鐵路卡點多、過江過河通道不暢、中心城區道路微循環未形成等,都是造成擁堵的原因。”市住建委總工室副主任蔣明鋒介紹,2014年至今,長沙累計鋪排斷頭路、瓶頸路項目111個,其中今年共鋪排49個。通過對斷頭路、瓶頸路改造施工,將有效完善長沙城區主次路網格局,改善形成交通循環,改造過湘江、京港澳高速、京廣鐵路等主要交通卡點,結合軌道交通、快速路建設同步完善片區路網。
微循環
年內實施5個片區交通微循環改造項目
“以前小區內停車混亂,我每次回來都要為停車位的事情發愁。”家住伍家嶺街道蔣家垅小區的王先生告訴記者,蔣家垅社區進行提質改造建設和交通微循環改造,對一些道路進行了改造和拓寬,同時在小區內新增了近500個停車位,有效緩解了小區停車難的問題。
去年,長沙對萬達廣場周邊等片區進行了交通微循環改造,對萬達廣場周邊的福慶街、潮宗街、西長街等部分路段進行交通整治。去年11月底,開福區內通泰街街道的通泰街、壽星街、福慶街,伍家嶺街道的蔣家垅小區,東風路街道的德雅路、勝利巷,四方坪街道的四平路、德邦路等八條街巷完成“微循環”改造后,道路的交通和停車環境都得到很大的改善。
記者了解到,長沙啟動社區全面提質提檔三年行動后,首批已有115個社區率先實現了“幸福升級”。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