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魯甸縣龍頭山鎮新貌
從云南省昭通市向魯甸縣龍頭山鎮進發,一條盤山公路在山腰上左彎右繞,宛如一條彩帶鋪展在綠意盎然的青山之中。道路兩旁,一處處規劃整齊、富有特色的新農村不時閃現,一棟棟整潔、堅固的新房矗立山間……難以想象,這里曾是“8·3”魯甸地震的重災區。
9月10日,交通運輸部“小康路·交通情”重大主題宣傳采訪團走進魯甸,探訪交通給當地群眾生活帶來的新變化。
災后重建 升級公路暢通致富路
在災難中失去的,總會由進步來“補償”。
2014年8月3日16時30分,是所有魯甸人的灰色記憶,6.5級地震造成617人遇難,數萬戶房屋倒塌或重損,交通基礎設施損毀嚴重。恢復重建,交通先行,3年來災區交通基礎設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公路路面等級全面提升,公路網絡初步形成。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沙壩至小河公路是當時通往地震重災區的唯一通道,是應急救援階段的“生命線”,也是災后恢復重建階段重要的材料運輸通道。這條震前的四級公路,經過重建,現如今已升級為二級公路。寬敞的路面,完善的安保設施,讓災區人民更加直觀地享受到了抬腳出門上車的便利。
據昭通市常務副市長余偉介紹,目前,昭通市災后交通重建項目推進有力有序。截至9月10日,共落實項目資金28.9億元,恢復重建項目68個中已經完成64個。對未完工項目,交通運輸部門正加快建設進度,嚴格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今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恢復重建的要求,緊緊抓住近4個月的時間,堅決打贏交通恢復重建攻堅戰。
扶貧攻堅 扶志扶智齊頭并進
“路修好了,大車開進來了,花椒更好賣了。”銀屏村村民易純奎剛從鎮上賣花椒苗回來,他告訴記者,路修通后,來村里收購花椒的商販更多了,花椒價格由以前的1斤30多元漲到50多元,去年賣花椒賺了1萬多元。對于今年的收成,他充滿信心。
“如今,一個個新村,一條條瀝青路,一所所新學校,一座座新房展現在世人面前。我們這里的農副產品,一座山‘遞’過一座山,終于‘遞’到了山外面。”龍頭山鎮黨委書記李善云介紹,以前就算這里種了農副產品,也賣不上好價錢。
地震的陰影散去,笑容又重新掛在了魯甸人民的臉上,他們開始盤算著未來的幸福生活。今年5月,龍頭山鎮啟動了鄉村旅游項目,計劃通過招商引資成立公司,充分開發本地的旅游資源,切實幫助群眾脫貧致富。老百姓可以用土地或房屋入股,年底獲得分紅,也可以去打工賺錢。
既要授之以魚,又要授之以漁;既要扶貧脫貧,又要扶志扶智,教育就成了關鍵點。學校建設是災后最先啟動的項目,2016年年底,龍頭山鎮建成小學13所、中學1所。記者看到,新落成的龍泉中學除了教學樓、食堂、學生宿舍樓外,圖書館、體育館、足球場一應俱全。
“龍泉中學已經連續3年在魯甸縣中考中獲得第一了!”提起孩子們的成績,李善云的臉上洋溢著驕傲和自豪,“學校承載著災區的希望和未來,培養更多的人才才能讓災區早日脫貧致富。”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