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學生借了錢之后陷入校園貸?是因為未來要償還的利息很高。為什么有這么高的利息學生還要去借這個貸款呢?是因為很多所謂的網絡平臺機構做了虛假的宣傳,告訴學生這個貸款很方便,很便宜。”在今天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趙建軍指出,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鼓勵正規的商業銀行開辦針對大學生的小額信用貸款。
“學生由于金融知識不夠豐富,借了高利貸,最終利滾利,到了有些學生還不起的程度。這都是社會上不良的網貸機構,通過虛假宣傳引誘學生,最終造成的現象。”趙建軍說。
趙建軍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們和銀監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了規范校園貸管理的文件,文件明確取締校園貸款這個業務,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
“為了滿足學生金融消費的需要,我們鼓勵正規的商業銀行開辦針對大學生的小額信用貸款。據我了解,不少銀行已經開辦了這項業務,像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同時,我們還要求各高校要認真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加強對學生金融知識的教育,加強對于不良校園貸的警示教育,引導學生不要上當受騙。”趙建軍說。
原標題:教育部回應“校園貸”問題: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